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黄沙镇

黄沙镇

即今安徽泾县东南六十里黄沙坑。《资治通鉴》: 唐武德六年 (623) 十一月甲申,“舒州总管张镇周等击辅公祏将陈当世于猷州之黄沙,大破之”。即此。


(1)古镇名。在今安徽省泾县东黄沙岭下。唐武德六年(623年)舒州总管张镇周败辅公祏将陈当世于黄沙,即此。后置为镇。(2)今镇名。(1)在河北省磁县南部。面积20.3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黄沙,人口3960。因当地岗坡平地多黄沙,故名。1957年建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8年改镇。煤源丰富,采煤业发达。有煤矿、耐火材料等厂矿。有公路。古迹有宋元时代瓷窑遗址。(2)在江西省修水县东部、安溪水两岸。面积204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黄沙桥,人口3000。驻地旧有石桥,地多黄沙,因名黄沙桥。1949年属黄沙等乡。1958年设黄沙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改设黄沙桥镇。1995年汤桥乡并入后,改名黄沙镇。为县茶叶、油茶重点产区和重点林区,茶叶以质优著名。多水电站。有制茶、电线、胶合板、竹编、造纸、砖瓦等厂。修铜公路经此。(3)在湖南省宜章县西南部。面积101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黄沙圩,人口4000。以其地多黄沙而得名。1950年属黄沙区,1956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61年行政区域缩小成今境,1984年改乡,1995年改镇。产生姜、辣椒、甘蔗、花生,盛产油茶,为县内油茶重要产地。有建材厂、鞭炮厂、水电站等。临武县和广东省连州市邻近地区农副产品多在此集散。有公路与汝嘉公路相接。(4)在广东省东源县北部。面积57.6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府驻黄沙圩,人口750。因原有黄沙村,村处黄沙河滩,泥沙呈黄色,故名。1948年属船塘乡,1958年属船塘公社。1978年析置黄沙公社,1983年设区,1986年建乡,1993年设镇。主产稻、花生、大豆,盛产李、板栗、柿、柑橘等水果,黄沙梨闻名,有公路经船塘、骆湖接205国道。(5)在四川省南溪县西部。面积37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黄沙,人口500。清初兴场。以河为名。1947年为黄沙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2年置镇。煤资源丰富。地属黄沙河、省属青龙嘴煤矿在境内。有采煤、土陶、农机、机修、粮油加工等厂。为农副产品集散地。川云公路中线、宜南公路经此。(6)在陕西省勉县东南部。面积12平方千米。人口1.1万。镇人民政府驻黄沙街,人口8940。以河得名。《三国志·蜀志》:建兴十年(232年)“丞相亮休士劝农于黄沙,作流马木牛”,即此。《水经注》名黄沙屯。宋置仙流、铎水镇,清合为一镇,称黄沙镇。1949年设铎水乡,1965年改黄沙公社。1983年设乡,1984年复镇。产稻、小麦、玉米。有轴承、农机、造纸等厂。川陕汉阳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聊城

    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聊城市西北二十二里阎觉寺镇附近聊古庙。《左传》: 昭公二十年 (前522),晏子曰: “聊、摄以东,姑、尤以西,其为人多矣。” 又 《战国策·齐策》: “燕将攻下聊城”,即此。秦置

  • 锡坑墟

    即今广东五华县西南锡坑镇。清同治 《广东图说》 卷90: 长乐县有锡坑坝汛。

  • 罗凤水

    在今广东阳春市东北。《舆地纪胜》 卷98南恩州: 罗凤水 “源出阳春县东北白水岭,经县北五十里,西流入漠阳江”。《方舆纪要》 卷101阳春县:罗凤水 “出县北五十里白木岭。曲折流经龙江湾,亦名江腰河,

  • 宁海城

    即今河北秦皇岛市东北山海关南十里老龙头。明天启二年(1622)设龙武营于此。后亦称南海口关。清初设守备于此,康熙二十三年(1684)改设把总驻守。即今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南海。明天启二年(1622年)设

  • 明堂县

    唐乾封元年 (666) 分万年县置,属雍州。治所在长安城内永乐坊 (今陕西西安市南草场坡东)。长安三年 (703) 废。古县名。唐总章元年(668年)析万年县置,治今陕西省西安市城南。属京兆府。武周长

  • 齐通县

    南朝梁普通中置,为齐通郡治。治所即今四川眉山县。一说在今眉山县东北太和镇。太清二年(548)于县又置青州。西魏废帝三年(554)为眉州治。隋开皇三年(583)改为广通县。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四川省眉

  • 乐乡镇

    北宋于乐乡县故城置,属长林县。在今湖北钟祥市西北双河镇北乐乡关。

  • 崇妃园寝

    在今河北易县西清西陵内崇陵东一里。是光绪帝的贵妃珍妃和瑾妃的园寝。崇陵和崇妃园寝在1938年均被盗掘。

  • 中右翼左旗

    又称西路中右翼左旗。清乾隆二十年(1755)设,属蒙古扎萨克图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科布多省其其格南。

  • 金井城

    在今陕西柞水县东北。《水经·沔水注》:甲水 “出秦岭山,东南流径金井城南”。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