鸬鹚洲
在今江西上高县城东南。《方舆纪要》 卷84瑞州府上高县: 鸬鹚洲在 “县治东南,当蜀江水口”。
在今江西上高县城东南。《方舆纪要》 卷84瑞州府上高县: 鸬鹚洲在 “县治东南,当蜀江水口”。
唐置,属维州。在今四川理县西。《资治通鉴》:唐广德二年(764),“剑南节度使严武破吐蕃七万众,拔当狗城”。胡三省注:“当狗城,当白狗羌之路,故以名城。”约在今四川省理县境。地当白狗羌通西川之路,因名
即今广东梅县南官塘圩。清光绪 《嘉应州志》 卷4: 龙冈坪堡在 “城西南六十里,有官塘墟、水车墟汛,南界丰顺县”。
唐贞观六年(632)置,属羁縻冉州。治所在今四川黑水、红原县境。后废。
北宋政和中置,属观州。治所在今广西东兰县境。宣和三年 (1121) 废。
亦作宁州卫。明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方舆纪要》卷67:宁川卫“府治东四里。洪武十二年建”。后废。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置,治今四川省成都市。
①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南。《明一统志》卷58太平府:龙蟠山“在太平州(治今雷平镇)西二里。以形似名”。②在今广西兴安县东十五里。《寰宇记》卷162兴安县:龙蟠山“本名蟠龙山,天宝六载勅为龙蟠山。有石洞,洞
在今湖南醴陵市东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80醴陵县:小沩山“众山环绕,湍流中出, 曰小沩泉。道书第十三洞天也”。
南齐改新蔡郡置,属豫州。治所在新蔡县(今河南固始县西南)。北魏改为新蔡郡。
在今河南延津县南。《寰宇记》 卷2酸枣县: “韩王台二,并在县南 一十六里。按孙楚《韩王台赋》 云: 酸枣县门外,左右有两故台,访古老云: 韩王听政之观。”
1914年改建昌县置,属热河道。治所在塔子沟 (今辽宁凌源市)。旋改为凌源县。旧县名。原名建冒县,因与江西省建冒县重复,1914年改名,治塔子沟(今辽宁凌源市驻地凌源镇)。原属直隶省(今河北省),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