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鹤场
北宋置,在今浙江慈溪市东南二十八里鸣鹤镇。《元丰九域志》 卷5: 明州慈溪县有 “鸣鹤一盐场”。因海涂北却,清乾隆时废。
北宋置,在今浙江慈溪市东南二十八里鸣鹤镇。《元丰九域志》 卷5: 明州慈溪县有 “鸣鹤一盐场”。因海涂北却,清乾隆时废。
①亦作负夏。在今河南濮阳县东南。《礼记·檀弓上》: “曾子吊于负夏”; “公叔文子升于瑕丘,蘧伯玉从。文子曰: 乐哉斯丘也,死则我欲葬焉。” 皆此。②即负瑕。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兖州市东北五里。《水经
北宋名余庆场,为通州八盐场之一。产海盐。即今江苏通州市(金沙镇)东南二十里余西乡。清设盐课大使于此。民国初以余东场并入,改名余中场。
一名疏水渠。明弘治中开凿,在今河北清河县东。《方舆纪要》 卷15清河县: 涉水渠 “在县东。《志》 云: 渠自莲花池达永济渠。先是,卫河数决,故凿此渠,广丈余,长四十里,遇泛滥为灾,赖此泄之。今涸”。
即露跳水。源出今陕西延川县西南,东北流入秀延水。《水经·河水注》: “露跳水出西露溪东流,又东北入延水。” 《水经注疏》: “会贞按: 今有站川水,出延川县西山,东流入清涧河,或疑即此《注》 之根水,
在今山西灵石县西南。《周书·武帝纪》:北周建德五年(576),“柱国宇文盛步骑一万守汾水关”。在今山西省灵石县西南汾水上,故名。北周建德五年(576年),武帝伐齐,以柱国宇文盛守汾水关,即此。
在今湖南临武县东。明置巡司于此。村名。在海南省琼海市东北部。属长坡镇。人口610。原名锡侯村,相传清代一李姓进士被朝廷封为锡侯,由此得名;后因该村属沙土地带,村后有一土堆,“锡侯”谐音为“赤土”,故名
明永乐四年(1406)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境绰尔河流域。后废。明永乐四年(1406年)置,治今黑龙江省嫩江县西绰尔河流域。隶奴儿干都司。后废。
在今江苏长江口狼山、福山之中流。西人第一次驶行长江之轮船名孔夫子,因呼此船所测之水道为孔夫子水道。
明置,属广宁前屯卫。在今辽宁绥中县西北三道沟。《方舆纪要》卷37广宁前屯卫:三道沟堡在“卫东北七十里。又东为新兴营堡”。
即今河南泌阳县东二十八里高邑乡。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3: 咸丰七年 (1857) 九月,“格绷额抵高邑,与龙泽厚军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