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马鞍镇

马鞍镇

唐置,为军镇,属嘉州。在今四川乐山市东南十二里马鞍山。


(1)在浙江省绍兴县北部,北邻杭州市萧山区。面积53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章村,人口3000。以境内马鞍山得名。1949年为马鞍乡,1958年后改公社,1983年复为乡,1985年改置镇。1992年新二、新围乡并入。产稻、小麦、油菜籽、西瓜、葡萄、淡水鱼等。有纺织、印染、五金、建材、食品、皮革、化工、塑料、机械、电子等厂。杭甬高速公路经此。古迹有始建于春秋战国时的绍兴海塘。(2)在江西省崇仁县西部。面积129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马鞍坪,人口820。传古时有一商人骑马经此暴病身亡,马鞍坠此坪上,故名。1950年属马鞍、中洲等乡,1958年合并设溪场公社。1964年改称马安公社,1984年改置马鞍乡,2001年改设镇。产甘薯、麻鸡等。有农机、电力、计量器、电器、酿造等厂。临八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汤溪塔、回澜桥和汤溪温泉。(3)在湖南省会同县境北部。面积121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府驻相见,人口 1400。因地处马鞍山脚得名。1979年从马鞍村迁到相见。1958年建马鞍公社,1984年改乡,2001年置镇。主产稻。为县木材重点产地之一。焦柳铁路南北向贯穿全境,设有相见站。209国道经此。1935年红军长征过此,建有红军烈士墓。(4)在四川省仪陇县中部偏北。面积45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马鞍,人口5000。清建场。因地处马鞍山麓,依山得名。1949年为马鞍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1985年置镇。1992年铁山、旭日二乡并入,1994年旭日乡划出。产棉花、蚕茧、油菜籽等。有农机、木材加工、编织、酿酒等厂和果园。镇西有四道隔火瓮门,将街房分成五段,存古镇风貌。为县东商业大镇。有公路经此。纪念地有朱德故居及纪念馆。(5)在四川省资中县东北部。面积48.3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马鞍山,人口1万。1949年为马鞍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杨泗、皇觉二乡并入,2000年改建镇。有生猪、食草动物、物种水产养殖等业。有公路通县城。


猜你喜欢

  • 伏龙府

    在今陕西澄城县南五十里伏龙里。唐置折冲府于此。

  • 洪镇山口

    在今北京市门头沟区西北。清光绪《昌平州志》: 洪镇山 “山上有圆城,迤西至断头崖,俱重山叠嶂,不通步骑,边墙止此”。西接沿河口。

  • 鸿山关

    即倒马关。又名常山关、鸿上关。在今河北唐县西北一百十里倒马关乡。《水经·滱水注》:“滱水又东流历鸿山,世谓是处为鸿头,疑即 《晋书地道记》 所谓鸿上关。” 又 《寰宇记》 卷62唐县 “鸿山关” 引

  • 伯都讷站

    亦作白都讷站。清初置,在今吉林松原市(旧扶余县)北。为吉林(今吉林省吉林市)通往黑龙江(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黑龙江至北京交通重要驿站。康熙三十二年(1693)另筑砖城于站南,设付都统驻防,即今松原

  • 乌槎

    即今广东大埔县东南高陂镇。《明史·地理志》 大埔县:“西南有乌槎巡检司,后迁高陂。”

  • 急水河堡

    明置,属广宁前屯卫。即今辽宁绥中县西南五十里前所镇。《方舆纪要》 卷37广宁前屯卫:急水河堡在 “卫西五十里。宣德三年增置中前千户所于此。堡南有芝麻湾,滨海要地”。

  • ?阳

    战国楚地。 在今广西全州市东北。 因位于湘水上游支流洮水之阳得名。 《鄂君启节》 铭文: “��上江, 内入湘, 庚, 庚��阳

  • 长城驿

    清康熙初置,在今山东长清县东南九十里万德镇南长城。《清一统志·济南府二》 “崮山驿”条:“本朝康熙初改置长城、崮山二驿,一丞主之。今裁。”

  • 珠池县

    唐贞观六年 (632) 置,属越州。治所在今广西北海市境。八年 (634) 属廉州,十二年(638) 废。古县名。唐贞观六年(632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南。属越州(后改为廉州)。贞观十二年

  • 红崖市

    即今云南弥渡县西北二十三里红岩乡。清道光间置汛,有外委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