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浩门镇)。《清一统志·西宁府二》:大通营“在大通县北一百二十里。本朝雍正二年置,城周六里,初设总兵驻防,兼辖白塔、永安二营,寻改副将,属西宁镇辖”。
在今广东三水市北。《方舆纪要》 卷101广州府三水县: 岩石营 “在县北六十五里”。
即今山东平度市东北五十八里两目乡驻地祝沟。清道光 《平度县志》 卷9有祝沟。
明置,属宁夏卫。即今宁夏永宁县南王太堡。
①古九州之一。《尚书· 禹贡》: “海、岱及淮惟徐州。” 《尔雅·释地》: “济东曰徐州。” 海指今黄海,岱即泰山,淮即淮水,济东即古济水以东。②邑名。(1) 一作平舒。战国齐地,即今河北大城县。《史
故址在今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玛琅北部。13世纪初为新柯沙里国之都城,至13世纪末为满者伯夷国所并。《元史·外国列传·爪哇》:“(八节涧)上接杜马班王府,下通莆奔大海,乃爪哇咽喉必争之地。”
唐西域尸弃尼国 (识匿国) 都城。在帕米尔西部喷赤河东岸舒格南 (今属塔吉克斯坦)。《新唐书·西域传》: 识匿 “初治苦汗城,后散居山谷。有大谷五,酋长自为治,谓之五识匿”。
俗称默勒札萨克旗。即和硕特西右翼前旗。在今青海祁连县西南。
即今江西安福县东南竹江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7:安福县东南有竹江津。
唐贞观七年(633)置,属南州。治所在今四川綦江县南。次年废入三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