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顺德县

顺德县

明景泰三年 (1452) 析南海、新会二县置,属广州府。治所在大良堡 (今广东顺德市)。据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广东卷: 顺德县 “曰顺德者,以去逆得名,取顺化归德之义也”。民国初属广东粤海道。1920年直属广东省。1992年改设顺德市。


古旧县名。明景泰三年(1452年)析南海、新会二县置,治太艮(今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大良镇)。属广州府。清因之。1992年撤销,改设顺德市。


猜你喜欢

  • 大泊湖

    即今江西彭泽县东北太泊湖。《方舆纪要》卷85九江府:大泊湖“通东流之香口镇,支流为天井、沈湾诸小湖。中有鹤山,双峰耸峙,脉接浩山。湖西有船山,以山如船形也。湖东曰白干山,山皆白石”。《清一统志·九江府

  • 中人

    春秋鲜虞邑。在今河北唐县西南十三里都亭。《左传》:昭公十三年(前529),“晋荀吴自著雍以上军侵鲜虞,及中人”。《史记·赵世家》:敬侯十一年(前376),“伐中山,又战于中人”。古邑名。春秋狄邑。在今

  • 济宁路

    元至元十六年 (1279) 改济宁府置,属中书省。治所在巨野县 (今山东巨野县)。至正中移治任城县 (今山东济宁市)。辖境包括今山东泗水县以西,肥城市以南,郓城、巨野县以东,河南虞城县和安徽砀山县以北

  • 水南山

    在今江西玉山县南。《舆地纪胜》卷21信州:水南山“在玉山县溪南。俗呼大王山,又呼武安山。并溪多石山。巅有浮图,有超览亭。山半有半山亭”。《清一统志·广信府一》:武安山“在玉山县南二里。脉自闽来,蜿蜒起

  • 米河镇

    即今河南巩义市东南米河镇。民国《巩县志》卷3:县东有米河镇。在河南省巩义市东部。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4.9万。镇人民政府驻米河村,人口 8010。原名泥河。当地居民马姓居多,因马忌泥喜米,且读音相近

  • 跌州

    唐置, 初为都督府, 隶北庭都护; 后降为羁縻州,属呼延都督府。当在今内蒙古巴彦淖尔盟境。

  • 峥嵘山

    在今浙江衢州市西北隅。《方舆纪要》 卷93衢州府: 峥嵘山在 “府治西北。三国吴遣征虏将军郑平,以千人守峥嵘镇,即此。王象之曰,昔有紫宏者,屯兵于此,后讹为峥嵘”。唐孟郊有 《峥嵘岭》诗。

  • 包河

    又名苞河、泡河。浍河支流。源出自今安徽亳州市北,东南流经河南永城县西南,又东南流经安徽涡阳县东北,至濉溪县临涣南入浍河。《水经·淮水注》:“涣水又东,苞水注之。水出谯城北白汀陂……苞水东流入涣。”

  • 歇马营

    在今河南尉氏县北二十五里。《清一统志·开封府二》: 歇马营 “金哀宗尝驻跸”。

  • 陵亭镇

    北宋置,属兴化县。在今江苏兴化市南三十里老阁。古镇名。在今江苏省兴化市南。《资治通鉴》:唐大顺元年(890年),汴将庞师古深入淮南,“与孙儒战于陵亭”,即此。《元丰九域志》:泰州兴化县有陵亭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