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府
明洪武三年 (1370) 升靖州为府,属湖广行省。治所在永平县 (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辖境相当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会同县、绥宁县及贵州天柱县地。九年 (1376)复改靖州。
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靖州置,治永平县(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属湖广省。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渠水流域和贵州省锦屏以东清水江流域和亮江流域。九年复降为州。
明洪武三年 (1370) 升靖州为府,属湖广行省。治所在永平县 (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辖境相当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会同县、绥宁县及贵州天柱县地。九年 (1376)复改靖州。
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靖州置,治永平县(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属湖广省。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渠水流域和贵州省锦屏以东清水江流域和亮江流域。九年复降为州。
当在今浙江绍兴县南部。《水经·渐江水注》: “鼓吹山之西岭有贺台,越入吴还而成之,故号曰贺台矣。”
在今山西平遥县北。1939—1948年晋冀鲁豫边区置铁北县治此。
秦二世胡亥建,在今陕西淳化县西北甘泉山上。《三辅黄图》 卷2: 甘泉宫,“ 《关辅记》 曰:林光宫,一曰甘泉宫,秦所造,在今池阳县西故甘泉山,宫以山为名。宫周匝十余里。汉武帝建元中增广之,周十九里”。
在今河南息县西北。《元和志》卷9新息县:“玉梁渠,在县西北五十里。隋仁寿中修筑,开元中县令薛务更加疏导,两岸通官陂一十六所,利田三千余顷。”在今河南省息县西北。隋仁寿中开凿,《新唐书·地理志》蔡州新息
又名老军驿。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北。《明史·朱燮元传》:天启三年(1623),“与(秦)良玉兵会,进攻永宁,击败奢寅于土地坎,追至老军营、凉伞铺,尽焚其营”。即此。
①在今浙江新昌县西。《陈书·钱道戢传》:南朝陈天嘉元年 (560),道戢 “领剡令,镇于县之南岩”。即此。②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南大佛岩。《方舆胜览》 卷67阆州: 南岩 “在阆中县东南五里,亦曰大像山,
即智勇山。在今云南易门县城北。《方舆纪要》 卷114易门县: 娘当山 “在县治北。旧名戈晟智桶山。三峰耸秀。《县志》: 山一名智勇山。又名娘当山”。
即今吉林农安县西南烧锅镇。旧属长春。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6: 长春府西北 “七十五里烧锅甸镇”。
在今云南绥江县东,梅尼溪注入金沙江处。明置巡司于此。
东晋、南朝时对长江支流巴水(今巴河)、希水(今浠水)、蕲水(今蕲河)、赤亭水(今举水)、西归水(今龙河)的总称。因属西阳郡,又名“西阳五水”。居住于此之少数族,被称为“五水蛮”。《宋书·蛮传》:“西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