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阳南园
东汉雒阳苑囿。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南。《后汉书·百官志三》 载: “南园在雒水南。”
东汉雒阳苑囿。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南。《后汉书·百官志三》 载: “南园在雒水南。”
元元贞元年(1295)置,属湖广行省。治所在静江路(治今广西桂林市)。辖境相当今广西及越南北部地。分司在邕州(今广西南宁市)。至正末,改为广西等处行中书省。元元贞元年(1295年)以左、右江宣慰司置,
①西汉改临淄郡置(旧说秦即称齐郡),治所在临淄县(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北)。辖境相当今山东淄博、青州、临朐、广饶等市县地。旋改为齐国。元封元年(前110)复为郡。东汉改为国。东晋时又改为郡。北魏时移治
亦作渝水。即今四川嘉陵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巴俞宋蔡。” 《集解》: 郭璞曰: “巴西阆中有俞水,獠人居其上,皆刚勇好舞,汉高募取以平三秦。后使乐府习之,因名巴俞舞。”
北周天和四年(569)置,属岐山郡。治所在今甘肃灵台县南。隋开皇十六年移于岐山南十里(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五十里),改名岐山县。古县名。北周天和四年(569年)析鹑觚县南界置,治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属岐山
明洪武八年 (1375) 置,属福建都司。治所在今福建福州市东北。二十一年重建。清康熙五年 (1666) 废。明洪武八年(1375年)置,治今福建省福州市东北。属福建都司。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重
隋开皇元年(581)置,在今陕西西安市北。东西二十七里,南北三十三里,东接灞河,西连汉长安城,北枕渭水。唐名禁苑。隋开皇元年(581年)置,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北。东西长二十七里,南北宽三十三里,东接灞河
在今湖北安陆市东北。清同治六年(1867)东捻军大败淮军于此。在今湖北省安陆市东北。清同治六年(1867年)东捻军大败淮军于此。
即淡邈。今缅甸南部之土瓦。见《明史·外国列传七》 “剌泥”条。
即无鼻城。在今河南孟县东。《水经·湛水》:“湛水出河内轵县西北山……东过毋辟邑南。”
又名硕濩湖、大湖。在今江苏涟水、沭阳、灌南等县间。《方舆纪要》 卷22安东县: 硕项湖在 “县西北百二十里。湖东西四十里,南北八十里,与海州沭阳、赣榆接境。亦曰太湖。又谓之石濩湖,一名硕灌湖。其西接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