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陈桥镇

陈桥镇

①北宋置,属原武县。在今河南原阳县西南。

②即陈桥驿。北宋置,属祥符县。在今河南封丘县东南二十六里陈桥乡。五代周末,大将赵匡胤于陈桥驿被军士拥立为帝。


(1)在江苏省金湖县西北部。面积67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陈桥,人口 1500。镇以驻地名。1980年由三河公社析置陈桥公社,1983年改乡,2000年陈桥乡与新农乡合置陈桥镇。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甘薯等。矿产有石油、天然气。有药物保健品、建材、农机、服装、食品、磷肥等厂。有公路通县城。(2)在安徽省颍上县北部。面积69.51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陈桥,人口 1500。原为过路店子,因集西南由陈姓建桥故名。1958年建陈桥公社,1979年改区,1992年置镇。主产小麦、大豆、甘薯。颍利公路经此。(3)在河南省封丘县南部、黄河大堤北面。面积47.5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陈桥村,人口 4100。传古时村北有座桥,称陈桥,村以桥名。五代以后官府在此设立驿站,传递官文,时名陈桥驿。后因集市兴旺,称其镇。村址原在黄河南岸,元代后黄河泛滥成灾,几经改道,又移位于黄河北岸。1912年属祥符县,祥符县撤销后划归封丘县。1975年设陈桥公社,1983年改乡,2001年改镇。产小麦、玉米。特产“裴楼石榴”,个大皮薄、酸甜可口,清时为朝廷贡品。有制革、造纸、面粉、制砖等厂及综合养殖场。106国道经此。古迹有周显德七年(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的黄袍加身处。


猜你喜欢

  • 丰顺县

    清乾隆三年(1738)析海阳、揭阳、大埔、嘉应地置,属潮州府。治所在今丰顺县北丰良镇。《清一统志·潮州府》:丰顺县,“治丰顺镇, 因以为名”。民国初属广东潮循道。1920年直属广东省。1949年迁汤坑

  • 英家镇

    亦作秧家镇。在今广西钟山县西南英家镇。清光绪 《广西舆地全图》 路平县图: 东北有秧家汛。民国 《昭平县志》 卷1: “英家街在西乡江西岸,离城七十里。”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钟山县西南部。面积38平方千米

  • 即缗。今山东金乡县。《春秋》:僖公二十三年(前637),“齐侯伐宋围缗”。《穀梁传》作闵。

  • 彭沛谷堡

    在今陕西黄陵县西北。彭沛谷,为苻秦时卢水胡,立堡于贰县,附于苻登。《晋书·苻登载记》: “苌攻彭沛谷堡,陷之。” 即此。

  • 崌崃山

    在今四川彭山县东北。东晋郭璞 《江赋》:“流二江于崌崃。” 《寰宇记》 卷74彭山县: 崌崃山“在县东北十二里,导江从山南合流下”。

  • 宗札萨克旗

    和硕特西左翼后旗的俗称。在今青海都兰县西南雄曲卡一带。

  • 香林寺

    ①在今天津市蓟县北二里。清 《日下旧闻考》卷114引 《盘山志》: 香林寺 “翁同、鹅泉流峙左右,蓟亭之胜概也”。又引明冯有经 《重修香林寺碑略》称: 香林寺 “创自汉,缮于唐,迨明正统尝葺治焉”。②

  • 大营驿

    在今湖南祁东县西南。《方舆纪要》卷81祁阳县“白水市”条下:“又大营废驿,在县北五十里。岳武穆尝驻兵于此。今为大营铺。”

  • 廉州

    ①隋开皇十年 (590) 置,治所在高城县(今河北藁城市西南二十八里丘头镇)。辖境相当今河北藁城、正定、栾城三市县交界地区。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辖境相当今河北藁城市南部及晋州、无极

  • 中业群礁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位于双子群礁南17海里。1935年公布名称为帝都岛与群礁。1947年改称中业群礁。郑资约《南海诸岛地理志略》载:中业群礁“包有珊瑚滩两个, 东西延长十二海里。滩上连礁极险,二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