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母山
在今云南砚山县东北阿猛镇。《方舆纪要》卷115维摩州:阿母山“在州(今县西北维摩)东南九十里。高千余仞。下有阿母驿”。
在今云南砚山县东北阿猛镇。《方舆纪要》卷115维摩州:阿母山“在州(今县西北维摩)东南九十里。高千余仞。下有阿母驿”。
在今广西柳州市南,为西江支流。《元和志》卷37柳州: “因柳江为名。” 《寰宇记》 卷168柳州马平县: “浔江在州南三十步,亦名柳江。” 柳江上源称榕江 (又名都柳江),源于贵州独山之更顶山,东流至
在今江苏东台市东南安丰镇。产海盐。民国初以富安、梁垛二场并入安丰场,改名安梁场。设场知事。1938年改名安丰镇。
南朝宋置,属郁林郡。治所在今广西武宣县境。南齐以后废。按《宋书·州郡》:郁林太守“中胄疑即桂林之中溜”。
西汉置,属广陵国。治所即今江苏高邮市。《寰宇记》 卷130高邮县: “是秦之高邮亭,因以立名。”东汉属广陵郡。三国时废。西晋太康元年 (280) 复置,属临淮郡。南朝宋仍属广陵郡。梁为广业郡治,不久改
唐末置,属桂州。治所在今广西临桂县西北五通镇东北。五代晋属溥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废。古县名。唐末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桂县北。属桂州。北宋初废。
在今浙江三门县东南高湖村。明属临海县,置巡司于此。清置镇。
在今浙江文成县西北南田乡西北夏山。刘基(1311—1375)字伯温。青田南田(今属文成)人。佐朱元璋得天下,明初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卒谥文成。墓前石碑刻“明开国太师刘文成之墓”。
隋大业三年 (607) 改胜州置,治所在榆林县 (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黄河南岸十二连城)。辖境约当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北部、呼和浩特市西部和托克托县地。唐贞观三年 (629) 改置胜州,天宝元年 (74
秦置,属会稽郡。治所即今浙江上虞市(百官镇)。《水经·渐江水注》 引《晋太康地记》云:“舜避丹朱于此,故以名县……亦云禹与诸侯会,事讫, 因相虞乐,故曰上虞。”隋开皇九年(589)废。唐贞元元年(78
①古道路名。东汉筑,为飞狐口谷道之延长线。在今河北蔚县县东至山西大同间。《后汉书·王霸传》:建武十三年(37),“诏霸将絁刑徒六千余人,与杜茂治飞狐道,堆石布土,筑起亭障, 自代至平城三百余里”。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