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阿克苏河

阿克苏河

在今新疆西南部阿克苏市西。为塔里木河上游水量最大的源流。清乾隆《西域图志》卷27:阿克苏郭勒“在阿克苏南四十里。自北山之呼木阿里克郭勒,托木干达里雅东南,过阿克苏西孔道百余里,合流为阿克苏郭勒。至哈尔噶额密什南折而东,为塔里木郭勒”。“阿克苏”系维吾尔语,意为“白水”。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西部。塔里木河上游水量最大的源流。有托什干河和昆马力克河两源,均出天山西段,在阿克苏市西大桥处汇合后始称阿克苏河。维吾尔语意为“白水”。《水经注》称为姑墨河,又称拨涣河。南流到阿瓦提县肖夹克附近与叶尔羌河、和田河汇合为塔里木河。长660千米,流域面积4.86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252米3/秒。水量较为丰富,下游有冲积三角洲。建有胜利渠。河水靠腾格里高山冰川融水补给。


猜你喜欢

  • 牟乡

    在今山东沂南县东南。《春秋》:宣公九年(前600),“秋,取根牟”。杜注:“根牟,东夷国也。今琅邪阳都县东有牟乡。”

  • 东晋寿郡

    南朝齐永泰元年(498)置(一说东晋安帝时置),属梁州。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北魏辖境相当今四川广元市大部分地。《梁书·邓元起传》:“魏将王景胤、孔陵寇东西晋寿”,元起救之,“比至,魏已攻陷两晋寿”。北

  • 太平厅

    ①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1904年1月)置,属镇江府。治所即今江苏扬中市。1912年改为太平县。②清嘉庆七年(1802)升太平县置,属四川省。治所即今四川万源市。辖境相当今四川万源市及城口县。道光元年(

  • 泗洲寨

    在今湖南临武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80临武县: 泗洲寨在 “县西南七十里。又有芹寨、猴寨、牛寨诸处,皆在深箐叠岭间,与蓝山及郴州之宜章县接境。崇祯十一年,‘土贼’ 啸聚于此”。

  • 吉林乌拉城

    简称吉林,又作船厂。清康熙十二年(1673)筑。即今吉林省吉林市。清萨英额《吉林外纪》卷2:“国语吉林, 沿也;乌拉, 江也。以军民住居沿江(松花江)之一带。”故名。康熙十五年(1676)移宁古塔将军

  • 涿涂山

    亦作涿邪山。在今蒙古国西南古尔班赛汗山。《史记· 匈奴列传》: 西汉天汉二年 (前99),“汉复使因杅将军 (公孙) 敖出西河,与強弩都尉(路博德) 会涿涂山,毋所得”。

  • 上雒侯国

    东汉改上雒县置,属京兆尹。治所即今陕西商州市。三国魏改为上洛县。东汉改上雒县置,治今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属京兆尹。三国魏改上洛县。

  • 郫邵

    一名郫。春秋晋邑。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八十九里邵原镇。《左传》: 襄公二十三年 (前550),齐伐晋,“戍郫邵”。即此。古邑名。又作郫、邵亭。春秋晋邑。在今河南省济源市西。《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前550年

  • 都斋城

    在今越南河内市东海兴省海阳县。《方舆纪要》 卷112新安府: 都斋城 “在府东。其地近海,即海阳城也。交趾倚为重地。嘉靖六年,莫登庸禅位于其子方瀛,退居都斋、海阳,为方瀛外援。即此”。

  • 飞越镇

    在今四川汉源县西北。《新唐书·地理志》 黎州洪源郡:“有定蕃、飞越、和孤三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