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派河
在今云南姚安县西。《方舆纪要》卷116姚安军民府:阳派河“在府西。自金秀山发源东流,汇为阳派河,入西汹溪,而合于青蛉河”。
在今云南姚安县西。《方舆纪要》卷116姚安军民府:阳派河“在府西。自金秀山发源东流,汇为阳派河,入西汹溪,而合于青蛉河”。
在今四川重庆市西北,嘉陵江西岸北陪镇。清乾隆《巴县志》卷2:白碚镇“离城一百五十里”,1941年置北碚管理局,1951年为川东行署及北碚市政府驻地。1952年改市为区。
即今贵州惠水县东摆金镇。清爱必达 《黔南识略》 卷3定番州: 场市有 “摆金”。摆金,系布依语音译,意为打铁、做金银首饰的地方。
明属阿迷州,在今云南砚山县西北落太邑。
一作大浦市。即今湖南常宁县西四十二里大堡乡。旧属祁阳县。清光绪《湖南通志》卷1祁阳县图:县东有大堡塘。
又作足木宗、朱木宗。即今西藏林芝县西北觉木。清乾隆《卫藏通志》卷12作“角木宗”。
即今安徽歙县东十二里南源口乡。民国《歙县志》 附图: 县东有南源口。集镇名。在安徽省歙县中部、新安江北岸。南源口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630。古代村东山谷口有王姓居民曾为郎官、得名郎源口,俗称今名。盛产
在今江西高安县南。《寰宇记》卷106筠州高安县: 败伏山 “在县南一百一十里。相传陈武帝自下胜敌,转战至此山,又破败伏军,百姓恩之,因以为号”。
①北宋东京城 (今河南开封市) 的俗称。据宋张舜民 《画墁录》 载: 周世宗展筑汴京外郭时,曾登上朱雀门,让赵匡胤骑马奔驰,“以马力尽处为城”。宋岳珂 《桯史》 卷1 《汴京故城》 亦载: 北宋时,赵
即嘉诚县。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明曹学佺《蜀中广记》 卷31 《边防记》: “隋曰嘉城,唐曰嘉城,则为松州之所治也。”
又名牛坡山。在今湖南黔阳县西。《方舆纪要》卷81黔阳县“卧龙岩”条下:“牛角坡在县(治今黔城镇)西十里。坡连环如牛角。路通沅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