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闽江

闽江

一名建江。福建省最大的河流。长度及流域面积约占全省面积之半。北源建溪出仙霞岭,中源富屯溪和南源沙溪均出武夷山脉。在今南平市附近汇合后始称闽江,东南流到福州淮安附近分南北二支,至马江罗星塔复合,折向东北流入东海。因横穿福建省境,福建简称 “”,故名闽江。《资治通鉴》: 五代汉乾祐三年 (950),南唐剑州帅查文徽 “遣剑州刺史陈诲将水军下闽江……会大雨,水涨,诲一夕行七百里至城下,败福州兵,执其将马先进等”,指此。


福建省最大河流。横跨福建全省。北源建溪出仙霞岭,中源富屯溪和南源沙溪均出武夷山,在南平市附近汇合后称闽江。东南流到福州市附近分南、北两支,至罗星塔复合,折向东北流入东海。长541千米,流域面积6.09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 1850米3/秒。 上游水流湍急,森林茂密;中游也称剑溪,多暗礁险滩,两岸峭壁挺拔;下游江面开阔,沙洲、边滩发育。支流有尤溪、古田溪、大樟溪等。干、支流多直交成方格状水系,水量丰富,为重要水运通道。建有古田溪、沙溪口和水口等水电站。因横穿福建省境,福建简称“”,故名闽江。据《资治通鉴》,南朝陈天嘉五年(564年),陈宝应“据建安、晋安二郡,水陆为栅,以拒章昭达,会大雨,(闽)江涨,昭达放筏冲宝应水栅,尽坏之”。即此。


猜你喜欢

  • 黄嵚山

    即黄钦山。在今陕西铜川市西北。即“黄钦山”。

  • 临沧观

    又名劳劳亭。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十五里。宋 《景定建康志》 卷22引 《舆地志》 云:“新亭陇上有望远亭,宋元嘉中改名临沧观,又改名劳劳亭。” 《宋书· 桂阳王休范传》: 元徽二年(474),休范反

  • 南江

    ①旧释以为 《尚书·禹贡》 “三江” 之一。《禹贡》 本文仅有北江、中江,并无南江,释经家认为既有北江、中江,必有南江。历来各家解释不一:(1) 《汉书·地理志》 认为在吴县 (今江苏苏州市)南,所指

  • 布昆河

    亦作布崆郭勒。即今哈萨克斯坦东北部斋桑泊北大布昆河。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5:“额尔齐斯河西北流七十余里,西会布昆河。河在阿布达尔摩多河之北百余里。源发自喀拉玛山,东南流经博罗鼐山南,凡百里为布昆河。

  • 茶水

    洣水支流。宋本 《寰宇记》 卷115茶陵县有 “茶水”。源出今湖南茶陵县东景阳山,西流入洣水。

  • 三灵屯

    即三陵屯。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七十里三陵乡。

  • 巴中驿

    在今四川巫山县东月池乡南小桥。《方舆纪要》卷69巫山县:巴中驿“在县东八十里。《志》云:巫山陆路至巴东百八十里,鸟道崎岖,行者苦之。万历三年改小桥公馆建巴中驿, 巴、巫二郡之民,始免疲困”。

  • 即丘县

    ①西汉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县东北禹王城。东汉改为侯国,后复为县,属琅邪国。北魏时移治今临沂县西二十里古城,为琅邪郡治。隋大业初废。②东晋初侨置,属南琅邪郡。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附近。南朝宋元嘉

  • 白隔隘

    在今福建永春县东北。《方舆纪要》卷99永春县:“白隔隘在县东北三十里,路出仙游。”

  • 苑川县

    十六国前秦甘露元年 (359) 置,治所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十五里。西魏大统十六年 (550) 移治汉陈仓故城 (今宝鸡市东二十里渭水北岸),改名陈仓县。古县名。十六国前秦置,治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东。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