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中
旧时为福州府别称。《舆地纪胜》 卷128福州 《景物上》: 闽中,“南丰 《道山亭记》,福于闽为土中,所谓闽中也”。明陈鸣树著 《闽中考》,所考皆福州府境内山川、古迹。
(1)地区名。在福建省中部。泛指莆田市辖地及福州、三明二市所辖部分地区。处闽东山地与闽东南丘陵过渡地带。为经济作物重要产区。(2)旧时为福州府的别称。《舆地纪胜》卷一二八,福州《景物上》:闽中《南丰道山亭记》福于“闽为土中,所谓闽中也”。明陈鸣树著《闽中考》,所考皆福州府境内山川、古迹。
旧时为福州府别称。《舆地纪胜》 卷128福州 《景物上》: 闽中,“南丰 《道山亭记》,福于闽为土中,所谓闽中也”。明陈鸣树著 《闽中考》,所考皆福州府境内山川、古迹。
(1)地区名。在福建省中部。泛指莆田市辖地及福州、三明二市所辖部分地区。处闽东山地与闽东南丘陵过渡地带。为经济作物重要产区。(2)旧时为福州府的别称。《舆地纪胜》卷一二八,福州《景物上》:闽中《南丰道山亭记》福于“闽为土中,所谓闽中也”。明陈鸣树著《闽中考》,所考皆福州府境内山川、古迹。
①即泗口。又名淮泗口、清河口。古泗水入淮之口。《汉书·地理志》、《水经·济水》 云: 泗水至睢陵县 (今江苏盱眙县西北)南入淮。郦注以为在角城 (今江苏淮阴市西南) 入淮。因泗水一名清水,故名。泗水为
西晋置,属渤海郡。治所在今河北吴桥县(桑园镇)北十五里南运河东岸安陵村。北魏改名安陵县。古县名。西晋置,治今河北省吴桥县东北。北魏改名安陵县。
即安静寨。在今四川石棉县西北大渡河东岸。《方舆纪要》卷73黎州守御千户所:安清寨“在所西。相传即诸葛武侯战场也。亦曰安静砦。相传又有白水寨及大小坝等寨,俱宋置”。
在今上海市嘉定区原县城西南。《方舆纪要》 卷24苏州府嘉定县: 黄渡浦 “南通吴淞江,对岸即大盈浦也。黄渡之北曰吴塘,北出练祁塘,达于刘家河”。今黄渡浦已湮。
即今辽宁本溪市北火连寨回族满族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辽阳州图:东北有火连寨。
①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越绝书·越地外传》: “葛山者,勾践罢吴,种葛,使越女织治葛布,献于吴王夫差。”②在今四川梓潼县西北三十里卧龙山。《舆地纪胜》 卷186隆庆府: 葛山 “旧名亮山。在梓潼县北二
即岭外。指今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及越南北部地区。即“岭外”。
元置,在今湖南永州市东北。《析津志》“天下站名”有“冻青”。元置,在今湖南省永州市东北。属永州路。明废。
在今贵州平塘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21定番州:龙井河“在(克度里)寨南”。
俗称百峰山或北峰山。在今广东新会市西南。《清一统志·广州府一》:古兜山“在新会县西南八十里。最高峻,东与厓山相峙,西与新宁县百峰山相连,有峰曰汤瓶咀”。古称百峰山,当地称北峰山。在广东省台山市与江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