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长春厅

长春厅

清嘉庆五年(1800)于蒙古郭尔罗斯前旗游牧地置,属吉林将军。治所在长春堡(今吉林长春市南四十里永春镇),道光五年(1825)移治宽城子(今长春市)。辖境约当今吉林伊通河、饮马河流域。光绪十四年(1888)升为府。


清嘉庆五年(1800年)置,治郭尔罗斯前旗之长春堡,在今吉林省长春市南新立城。属吉林将军辖区。道光五年(1825年)移治宽城子,即今长春市南关区。光绪十四年(1888年)升为府。


猜你喜欢

  • 傜山

    亦作瑶山,又名大瑶山。即今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大瑶山。《清一统志·平乐府》: 大瑶山 “在修仁县南黄峒山后。丛山叠箐,路险难行。宽袤六七十里。修水自此发源。内有六噶、六定、三片、六段等瑶”。

  • 陶林县

    ①西汉置,属云中郡,为东部都尉治。治所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陶卜齐东城卜子古城。东汉废。②1912年改陶林厅置,后属察哈尔特别区。治所即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中旗 (科布尔镇)。1928年属绥远省。195

  • 宁远安抚司

    五代后蜀置,属雅州。治所在今四川道孚县东南协德乡。元改为宣抚司,属吐蕃等处宣慰司。明改置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

  • 葫芦岛

    亦作壶芦岛。即今辽宁锦州市东南葫芦岛。因半岛突入海中,形如葫芦而得名。明 《辽东志》 卷1宁远卫: 葫芦岛 “在海岸四十里,半山入海”。

  • 三澨

    《尚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对三澨的解释众说纷纭,其说主要有:(1)水名。在今湖北京山县、天门市境。汉郑玄《尚书》注:“三澨,水名,在江夏竟陵县

  • 石陂镇

    一名两路口。在今湖南郴县西南八十里。明置巡司于此。在福建省浦城县西南部。面积287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石陂,人口 1280。1956年设石陂镇,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镇。传其

  • 宝华山

    ①在今江苏句容县北。南朝梁僧宝志曾结庵于此。明万历间在此建隆昌寺,后改名慧居寺。②在今广西横县南二十里。《元丰九域志》 卷9: 宁浦县有 “宝华山”。《舆地纪胜》 卷113横州:宝华山 “山顶尝有宝异

  • 三不剌州

    在今甘肃靖远县北境。《明史·孙兴祖传》:洪武三年(1370),“帅六卫卒从(徐)达出塞,次三不剌川,遇敌力战死”。又《李文忠传》洪武七年(1374),“遣部将分道出塞,至三不剌川,俘平章陈安礼”。《方

  • 阳谷

    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平阴县西南。《春秋》:僖公三年(前657),“齐侯、宋公、江人、黄人会于阳谷”。《国语·齐语》:桓公“大朝诸侯于阳谷”。皆此。

  • 富云 (雲) 县

    唐贞观五年 (631) 置,属琼州。治所在今海南省万宁县西。十三年 (639) 属崖州。龙朔二年 (662) 属万安州。唐末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