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长安县

长安县

①西汉高帝五年(前202)置,为京兆尹治。治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晋为京兆郡治。北魏属京兆郡。北周复为郡治。隋开皇三年(587)移治大兴城(今西安市),与大兴县同城,为京兆郡治。唐为京兆府治。五代梁改名大安县,后唐复曰长安县。元为奉元路治。明、清两代与咸宁县并为陕西省治及西安府治。民国初为关内道治。1928年为陕西省省治。1944年迁治大兆镇(今长安县东南大兆乡)。1949年又移治韦曲镇(今长安县)。

②北魏泰常二年(417)置,属太原郡。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市晋源镇西北。太平真君中废。景明初复置。西魏时又废。

③即长兴县。治所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镇。《辽史·地理志》 校勘记:长兴原误“长安”。据《金史·地理志》、辑本《元一统志》及陈襄《使辽语录》改。


古旧县名。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治长安邑(今陕西西安市区西北)。属内史(武帝时改京兆尹)。其后政区历有变化。唐至清为京兆府、奉元路、西安府治。1928年析置西安市。1944年长安县移治大兆镇。1949年5月移治大兴善寺,7月迁今址,属咸阳分区。1950年直属省,1958年划归西安市。2002年撤销,改置长安区。


猜你喜欢

  • 小岭子

    即今黑龙江省阿城市东南小岭镇。清光绪《吉林全省地舆图》:阿拉楚客城东有小岭。中东铁路经此。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8:东清铁路有小岭站。

  • 遏换城

    又作阿缓城、阿换城。即今阿富汗北昆都士。唐显庆中,置月氏都督府治此。《旧唐书·地理志》 月氏都督府: “于吐火罗国所治遏换城置,以其王叶护领之。于其部内分置二十四州,都督统之。”即“阿缓城”。

  • 小店

    ①即今山东宁津县南小店乡。清光绪《宁津县志》卷2:“邑南十五里小店。”②即今河南延津县西北五十里小店镇。清乾隆《卫辉府志》卷8:延津县小店有集。

  • 境山

    在今江苏铜山县北。《方舆纪要》 卷29徐州: “境山在州北四十里。相传徐之封境,尽于此山,因名。”

  • 天台观

    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南。清设把总驻防。

  • 银场

    在今江西德兴市东。《方舆纪要》 卷85饶州府德兴县: 银场 “在县东六十里。唐冶银处”。

  • 东北路招讨司

    金大定初(1161)改乌古迪烈招讨司置,初治乌古迪烈部,后移治泰州(今吉林洮南市东北四家子村古城;一说在今黑龙江省泰来县西北塔子城)。承安四年(1199)徙治金山(今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东北)。泰和八年(

  • 扬子津

    在今江苏邗江县南扬子桥附近。古时在长江北岸,由此南渡至京口(今江苏镇江市),为江滨要津。《资治通鉴》:隋开皇十年(590),“(杨)素帅舟师自扬子津入击贼帅朱莫问于京口,破之”。大业七年(611)建临

  • 造口站

    元置,即今江西万安县东南六十里皂口。

  • 谷口镇

    即今福建古田县西南谷口。元置巡司于此, 明正统间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