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县
五代梁龙德二年 (922) 吴越置,与钱塘县并为杭州治。治所即今浙江杭州市。北宋太平兴国四年 (979) 改为仁和县。
古县名。五代梁龙德二年(922年)吴越置,治今浙江省杭州市,与钱塘县并为杭州治。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改名仁和县。
五代梁龙德二年 (922) 吴越置,与钱塘县并为杭州治。治所即今浙江杭州市。北宋太平兴国四年 (979) 改为仁和县。
古县名。五代梁龙德二年(922年)吴越置,治今浙江省杭州市,与钱塘县并为杭州治。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改名仁和县。
又作牵牛岛。即今山东长岛县东北车由岛。苏轼《北海十二石记》:“登州下临大海, 目力所及,沙门、鼍矶、车牛、大竹、小竹凡五岛,惟沙门最近。”
即今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治。清乾隆《西域同文志》卷18:“西番(藏)语:布朗,旧地名,达克,谓虎,噶尔,碉也。岭形如虎,碉城建于岭旁,故名。”
即今陕西商南县西南赵川镇。1947年10月当地解放后曾设赵川县治此。(1)在河北省宣化县东北部。面积178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赵川,人口 3750。县四大集镇之一。明宣德三年(1428
亦名蒙山、始阳山。在今四川芦山县东南,与雅安市接界。《寰宇记》 卷77名山县: 罗绳山“在县西五里。从蒙山西入芦山县,又北接邛州火井县”。《方舆纪要》 卷72芦山: 卢山 “其相接者曰始阳山,俗呼为罗
战国赵邑。在今河北赵县东北二十五里宋城村。《史记·燕召公世家》:燕王喜四年(前251),栗腹伐赵,“至宋子”。同书《刺客列传》:秦灭燕,“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正义》:“宋子故城在赵州
①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北王屋山之绝顶。唐李白《寄王屋山人孟大融》诗有“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②在今河南渑池县东北十八里。《寰宇记》卷5渑池县:天坛山“高五百丈,四面陡绝如坛。后魏孝文帝西巡至此
1945年析铜山县置,属江苏省。治所即今江苏徐州市。简称徐。在江苏省西北部、京沪和陇海两铁路交点。面积1.12万平方千米(市辖区1037.7平方千米)。人口908.6万(市辖区167.3万)。辖云龙、
从今陕西渭南市向北至白水县。长78公里。为陇海铁路支线。1938年建成。1950年拆除。
即唐代乌湖岛。今山东长岛县北北隍城岛。《清一统志·登州府》:南隍城岛“在蓬莱县北四百余里。又北九十里,有北隍城岛”。
辽置,属丰州。治所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乡。金废为振武镇。古县名。辽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属丰州。金废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