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金牛山

金牛山

①在今浙江海宁市 (硖石镇) 东南四十三里。《寰宇记》 卷93盐官县: 金牛山,“ 《舆地志》 云: 昔吴、楚之间,金牛出毗陵,奔来此山而没,因名之”。《方舆纪要》 卷90海宁县: 金牛山“高三百丈,周十九里。山势隆起,冠于境内,山侧有洞,深不可测,相传宋建炎初,避乱者多居此”。

②在今江西万安县南。《明一统志》 卷56吉安府: 金牛山 “在万安县南六十里。东瞰大江,中有石如牛。下有金牛庙”。

③一名牛山。在今山东肥城市西北二十余里。《方舆纪要》 卷31肥城县: 金牛山 “上有五龙池。一名郁葱山”。《清一统志·泰安府二》: “ 《府志》: 相传宋真宗尝驻跸于此,改为郁葱山。”

④在今湖南汉寿县南。《明一统志》 卷64常德府: 金牛山 “在龙阳县 (今汉寿县) 南六十里。峰峦秀出,上有金牛寺、仙翁祠、龙池、风洞”。

⑤在今海南省琼海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105琼州府乐会县: “金牛山在县东南十五里。峻耸插空, 俯视诸山, 皆如培��。 海航望此, 以为表识。”

⑥一名寨子山。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二十里。《清一统志·蒙化直隶厅》: 金牛山 “林山幽深,烟云出没。相传蒙诏立寨于此”。


猜你喜欢

  • 丛夏州

    唐开元前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甘洛或汉源、石棉县境。北宋以后废。

  • 管店

    即今安徽明光市东南管店镇。旧属盱眙县。清光绪 《盱眙县志稿》 卷3: 管店在 “西南一百五里”。

  • 自由山

    在今四川荥经县东二十里。《寰宇记》卷77荣经县: 自由山“在县东 一十里。高三十里,傍亘黎州,下接严道界,入长墳岭鸡心山,南北相连二百余里”。《方舆纪要》卷72荣经县: 自由山,“《志》云:山深远,连

  • 下坭巴寨

    在今四川松潘县南青云乡西北下尼巴村。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置下坭巴寨土百户。

  • 余贤埭镇

    1934年置,属嘉兴县。即今浙江嘉兴市东南二十四里余新镇。

  • 窝集部

    亦称东海窝集部。清代分布于今黑龙江省乌苏里江、吉林绥芬河流域及珲春市以东至日本海的少数民族。包括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清一统志·吉林一》: 东海窝集部 “在珲春城东南。凡沿海林木丛茂处皆曰窝集”。

  • 浙西运河

    即江南河。隋大业六年 (610) 开凿。自京口 (今江苏镇江市) 至余杭 (今浙江杭州)。为今江南运河的前身。

  • 河池州

    明弘治十七年 (1504) 升河池县置,属庆远府。治所在今广西河池市西河池镇北。辖境相当今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及贵州荔波县地。嘉靖四年 (1525) 迁凤仪山南 (今市西河池镇)。1912年改

  • 郎岱厅

    清雍正九年 (1731) 置,属安顺府。治所即今贵州六枝特区西南郎岱镇。1913年改为郎岱县。清雍正九年(1731年)置,治今贵州省六枝特区驻地下营盘西南郎岱镇。属安顺府。1913年改郎岱县。

  • 胜水河

    在今四川乐至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71乐至县: 胜水河在 “县东六十里。一名倒流河。北流入遂宁县界,入于涪江。亦曰倒流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