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金牛山

金牛山

①在今浙江海宁市 (硖石镇) 东南四十三里。《寰宇记》 卷93盐官县: 金牛山,“ 《舆地志》 云: 昔吴、楚之间,金牛出毗陵,奔来此山而没,因名之”。《方舆纪要》 卷90海宁县: 金牛山“高三百丈,周十九里。山势隆起,冠于境内,山侧有洞,深不可测,相传宋建炎初,避乱者多居此”。

②在今江西万安县南。《明一统志》 卷56吉安府: 金牛山 “在万安县南六十里。东瞰大江,中有石如牛。下有金牛庙”。

③一名牛山。在今山东肥城市西北二十余里。《方舆纪要》 卷31肥城县: 金牛山 “上有五龙池。一名郁葱山”。《清一统志·泰安府二》: “ 《府志》: 相传宋真宗尝驻跸于此,改为郁葱山。”

④在今湖南汉寿县南。《明一统志》 卷64常德府: 金牛山 “在龙阳县 (今汉寿县) 南六十里。峰峦秀出,上有金牛寺、仙翁祠、龙池、风洞”。

⑤在今海南省琼海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105琼州府乐会县: “金牛山在县东南十五里。峻耸插空, 俯视诸山, 皆如培��。 海航望此, 以为表识。”

⑥一名寨子山。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二十里。《清一统志·蒙化直隶厅》: 金牛山 “林山幽深,烟云出没。相传蒙诏立寨于此”。


猜你喜欢

  • 宣曲宫

    汉上林苑中的离宫。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北斗门镇一带。《汉书· 东方朔传》: 建元三年 (前138),武帝微行始出,“从宣曲以南十二所,中休更衣,投宿诸宫,长杨、五柞、倍阳、宣曲尤幸”。颜师古曰: “宣曲,

  • 双山台

    明置,即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阜新镇西南双山堡。明《万历武功录》卷11《阿台阿革列传》:“(阿革)与酋长讨花,拥一百六十余骑,从三山寨堡双山台入, ……汉出兵追逐。”即此。

  • 夷陵县

    西汉置,属南郡,为都尉治。治所在今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北岸。《汉书·地理志》 夷陵县颜师古注:“应劭曰,夷山在西北。”故名。东汉建安十四年(209)为宜都郡治。三国吴改为西陵县。西晋太康元年(280)复

  • 秦渡镇

    北宋置,属鄠县。即今陕西户县东秦渡镇。《清一统志·西安府三》: 秦渡镇 “在鄠县东三十里。商贾辐辏,为邑中最盛”。在陕西省户县东部偏北。面积50平方千米。人口5.1万。镇人民政府驻秦渡,人口7520。

  • 倒湖

    在今安徽祁门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85浮梁县: 倒湖在 “县东北百三十里,与祁门县接界。又东北百十里即祁门县也。湖当往来经行之道”。

  • 湖广巡抚

    明正统三年 (1438) 命都御史镇守,以后或侍郎或大理卿出抚。景泰元年 (1450) 定设。驻武昌府 (治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辖湖广诸府州,永顺、保靖州宣慰司,施州诸宣抚、安抚、长官司,湖广行都司诸

  • 广西城

    即今云南泸西县城。《方舆纪要》卷115广西府:广西城“府治旧在矣邦、生纳二村,无城。明朝成化中,始筑土城,寻圮。隆庆五年, 易以砖石,周三里有奇”。

  • 长修县

    西汉初为长修侯国,后改为长修县,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新绛县西北泉掌镇。东汉废。西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封杜恬为长修侯,武帝元封四年(前107年)侯相夫坐事,国除为县。治今山西省新绛县东北泽掌镇。

  • 兰城守捉

    一名兰城镇。即尼壤城。唐置,属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民丰县北沙碛中。唐置,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县东北。属安西都护府。《新唐书·地理志》:安西又一路自沙州寿昌县西十里至阳关故城,“五百里于阗东兰城

  • 野马川场

    明天启初置野马川百户所,即今贵州赫章县东二十二里野马川镇。1932年设镇,后废。1984年复设野马川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