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塘宣抚司
即理塘宣抚司。治所即今四川理塘县。清乾隆《卫藏通志》卷4:里塘“层峦叠障,道路纡回,为西藏要地。有正副土司二员”。
元李唐州。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内属。雍正六年(1728年)置里塘宣抚司,治今四川省理塘县。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设流官,次年设厅。宣统三年(1911年)改为府。1913年废厅改为理化县。
即理塘宣抚司。治所即今四川理塘县。清乾隆《卫藏通志》卷4:里塘“层峦叠障,道路纡回,为西藏要地。有正副土司二员”。
元李唐州。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内属。雍正六年(1728年)置里塘宣抚司,治今四川省理塘县。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设流官,次年设厅。宣统三年(1911年)改为府。1913年废厅改为理化县。
即石镜镇。在今浙江临安县城东南二里。北宋初改石镜镇为石鉴镇。《新五代史·吴越世家》:“唐乾符二年,浙西裨将王郢作乱,石鉴镇将董昌募乡兵讨贼。”
亦作松坪寨。在今四川汉源县东南皇木镇。《方舆纪要》 卷73黎州守御千户所: 松平寨在“司东南百八十里。安抚土舍马氏所居也。《九州志》:黎州石楼之地,多长松,不生杂木,即松坪寨矣。自炒米城抵松平寨,连接
在今云南禄丰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16广通县:阿纳雄山在“县(治今广通镇)东北十五里。高逾千仞。有泉出山西,为罗申河;出山南,为阿陋河”。
古名善板祠、济顺王庙,灵应庙。即今四川梓潼县东北二十里七曲山大庙。祭祀晋人 “文昌帝君” 张亚子 (张育)。《寰宇记》 卷84梓潼县: “济顺王,本张恶子,晋人,战死,而庙存。《郡国志》 云:恶子昔至
①在今广西临桂县西北。旧属义宁县,明置巡司于此。②在今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东南和平乡。明置巡司于此。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西南双江河口。明置巡检司于此。
南朝梁大通六年(532)置,属木门郡。治所在今四川旺苍县东普济镇。隋开皇三年(583)废入伏强县。
唐置,属北庭都护府。在今哈萨克斯坦咸海东北锡尔河下游一带。后废。
①即今云南宾川县南三十里铁城。《方舆纪要》 卷116大姚县: 铁索箐 “在县西北。逶迤千里,山河水隈,谿径深险,夷人每聚于此,恃险出没,剽掠几百余年。万历初,铁索箐力些夷叛,抚臣邹应龙讨之,七十二村悉
一名清江水。即今湖南祁东县南归阳河。《水经·湘水注》:余溪水“出西北邵陵郡邵陵县,东南流注于湘”。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茫施路置,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云南潞西县治芒市镇。辖境约当今云南潞西县地。正统九年(1444)改芒市长官司。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以芒施路改置,治今云南省潞西市(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