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部
亦作鄂尔吞、俄伦春、俄尔吞、俄乐春、俄罗春。清初亦称使鹿部、使马部。明末清初,分布于今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 (今俄罗斯斯塔诺夫山) 以南地区,与达呼尔、鄂温克同被称为索伦部。17世纪中叶,因沙皇俄国入侵,一部分南迁今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境内大小兴安岭一带。清西清《黑龙江外纪》 卷3: “俄伦春,索伦、达呼尔类也。亦有姓都喇尔者,似与索伦为近。其隶布特哈八旗为官兵者,谓之摩凌阿俄伦春; 其散处山野,仅以纳貂为役者,谓之雅发罕俄伦春。摩凌阿、雅发罕,犹言马上、步下,此国语也。”
亦作鄂尔吞、俄伦春、俄尔吞、俄乐春、俄罗春。清初亦称使鹿部、使马部。明末清初,分布于今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 (今俄罗斯斯塔诺夫山) 以南地区,与达呼尔、鄂温克同被称为索伦部。17世纪中叶,因沙皇俄国入侵,一部分南迁今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境内大小兴安岭一带。清西清《黑龙江外纪》 卷3: “俄伦春,索伦、达呼尔类也。亦有姓都喇尔者,似与索伦为近。其隶布特哈八旗为官兵者,谓之摩凌阿俄伦春; 其散处山野,仅以纳貂为役者,谓之雅发罕俄伦春。摩凌阿、雅发罕,犹言马上、步下,此国语也。”
在今江西高安县南。《寰宇记》 卷106筠州高安县: 钟口江 “在城南三十七里。源出荷山,入锦江。梁时,人于此获古钟九乳,形制奇古,因以名江”。
元置,属开元路。治所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苏祖河流域。明改置失里卫。
即怀圣寺。在今广东广州市光塔路。始建于唐。是伊斯兰教传入我国后最早的清真寺之一。即“怀圣寺”。
由江苏南京通江西,即宁赣铁路东段。1936年 11 月,分皖段、赣段同时兴筑,至 1937年底,安徽境内从宣城修到歙县,计160公里; 江西境内从贵溪修到陈营 (今万年县),计49.9公里。由于抗日战
即舒兰河站。在今吉林舒兰市西南溪河镇。《清史稿·地理志》 舒兰县: “宣统元年,置于舒兰站。”
在今河北唐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2唐县“神和山” 条下引 《县志》 云: “县西北高尖峪、空间窑诸处,旧尝产银,谓之银洞。明初尝采矿炼银,力多利少,闭不复采。”
在今陕西耀县西北。宋敏求《长安志》卷19:“安谷镇,在(华原)县西北八十里。”《清一统志·西安府三》 引《耀州志》:“照金山西北为七里川,即古安谷镇地。”(1)古镇名。在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西北。北宋
①十六国后燕置,属营州。治所在石城县(今辽宁建昌县西)。北魏废。②北魏正始二年(505)置,治所在石城县(后改为同堤县,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南七十五里)。西魏废帝元年(552)改为安乐郡。③东魏置,治所在
即土尔扈特南前旗。旗府驻地在今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西南黄河东岸多生木一带。
在今安徽天长市东南官桥街。旧属江都县, 明置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