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郧县

郧县

元至元十四年 (1277) 置,属均州。治所即今湖北郧县。同治 《郧阳县志》 卷1: “今郧县为汉郧乡,隶郧阳府,其得名则由郧关。” 明成化十二年(1476) 为郧阳府治。民国初属湖北襄阳道。1932年直属湖北省。


在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上游,东北邻河南省,北邻陕西省。属十堰市。面积3862平方千米。人口61万。辖15镇、3乡、农林场各1个。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西晋太康五年(284年)置郧乡县,属魏兴郡。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称郧县,属均州。清同治《郧阳县志》:“今郧县为汉郧乡,隶郧阳府,其得名则由郧关。”明、清属郧阳府。1914年属襄阳道,1927年直属省。1949年属陕西省两郧专区。1950年划回湖北省,属郧阳专区。1952年属襄阳专区,1965年复属郧阳专区。1967年划出黄龙、十堰两区设十堰办事处。1970年属郧阳地区,1994年属十堰市。地处鄂西北山区,南、北部多在海拔800米以上,中部汉水谷地。最高峰㟍山海拔1825米。北有滔河向东入丹江,西南有堵河向北注入汉水。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主产小麦、玉米、蔬菜、水果,特产白羽乌鸡、茶叶等和全蝎、黄姜、丹参、柏子仁、天麻等中药材。鲍沟稻米著名。矿产有沙金、绿松石、石棉、煤等。有机械、建材、造纸、卷烟、食品、采矿,绿松石工艺品等厂。襄渝铁路、老白公路经境,209国道和郧漫、郧丹公路在城关交会。丹江通航。古迹有梅铺古猿人遗址、伍子胥堰等,建有烈士陵园。


猜你喜欢

  • 芦头隘

    在今江西新干县东。《清一统志·临江府》:芦头隘“在新淦县东三十里,为县要阨”。在今江西省新干县东。清属新淦县。

  • 奚关站

    又作奚官。明于元奚关总管府地置,在今吉林珲春市西高丽城村。明 《辽东志》 卷9: 开原东陆路至朝鲜后门有 “奚官” 站。

  • 常丰 (豐) 闸

    在今浙江海盐县西南。《宋史·河渠志七》: 南宋淳熙九年 (1182),“命守臣赵善悉发一万工,修治海盐县常丰闸及八十 一堰坝,务令高牢,以固护水势,遇旱可以潴积”。明末清初淤废。

  • 陬山

    在今江苏灌云县东北。《清一统志 ·海州》:陬山 “有东、西二山,俱在州东南百里。一在海隅,一在海中,东西对峙”。今东陬山滨海,其西有西陬山,已在陆地之中。

  • 次睢社

    在今山东临沂市东北。《左传》:僖公十九年(前641),“宋公使邾文公用鄫子于次睢之社”。《续汉书·郡国志》:琅邪国临沂“有丛亭”。注引《博物记》曰:“县东界次睢有大丛社,民谓之食人社,即次睢之社。”一

  • 靖安州

    明永乐五年 (1407) 改安邦州置,属新安府。治所在同安县 (今越南东北部广宁省横蒲)。辖境相当越南广宁省地。宣德二年 (1427) 以后地入安南。

  • 嶂州

    唐贞观四年 (630) 以处降羌置,为羁縻州,属松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后废。唐贞观四年(630年)以党项部落置,治洛平县(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属静边州都督府。辖境相当今四川省若尔盖县

  • 黑水洋

    指今我国黄海东部 一带海域。宋元以来今黄海分别称之黄水洋、青水洋、黑水洋。长江口以北至淮河口海面含沙较多,水呈黄色,因名黄水洋; 其北海水较浅,水呈青色,因名青水洋; 山东半岛东南部洋面海水较深,水呈

  • 三绛县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属越巂郡。治所在今云南元谋县北八十二里,金沙江北姜驿。东汉改三缝县。古县名。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置,治今云南省元谋县北。属越嶲郡。东汉改名三缝县。

  • 赵屯镇

    北宋置,属东流县。在今安徽东至县北。《寰宇记》 卷111彭泽县: 古赵屯城 “在县东北二百五十七里。典籍不载,古老相传赵屯城”。《元丰九域志》 卷6东流县有赵屯镇。(1)在辽宁省北宁市南部。面积70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