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邻水县

邻水县

治所即今四川邻水县。《宋史·地理志》 作“隣水县”。


亦作潾水县。南朝梁大同三年(537)置,寄治邻州城(在今四川大竹县东南)。《寰宇记》卷138渠州邻水县:“因彼州(邻)水以名之。”隋开皇元年(581),“自州城移于岳池溪”(今四川邻水县北二十九里)。大业初属宕渠郡。唐武德元年(618)属邻州。二年(619)南移治于今邻水县北二十里。一说在今龙安场。八年(625)属梁州。宝历元年(825)废。大中初复置。北宋乾德四年(967)移治昆楼镇(即今邻水县)。元至元二十年(1283)废。明成化元年(1465)复置,属广安州。清属顺庆府。民国初属四川嘉陵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


在四川省东部、华蓥山东麓,毗邻重庆市。属广安市。面积 1919.2 平方千米。人口95万。辖18镇、27乡。县人民政府驻鼎屏镇。南朝梁大同三年(537年)置邻水县,属邻山郡。寄治邻州城,在今重庆市大足县西南牌坊场,后移今邻水县东北兴仁镇。以县有邻水(今芭蕉河)故名。《太平寰宇记》邻水县:“因州(邻)水以名之。”隋属宕渠郡。唐初改称潾水县,武德四年(621年)移今治,属渠州。宝历元年(825年)省,大中初复置。北宋复改潾水县为邻水县。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省入大竹县。明成化元年(1465年)复置。属广安州。清属顺庆府。1913年属川北道,1914年属嘉陵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0年属川北行署区大竹专区,1952年属四川省大竹专区。1953年改属达县专区,1968年属达县地区。1993年属广安地区,1996年属广安市。地处川东平行岭谷低山丘陵地带。西部华蓥山与东部明月山之间绵延铜锣山,三山呈“”字平行排列,纵贯全境。山顶经长期剥蚀形成“一山二岭一槽”或“一山三岭两槽”特殊地貌景观,岩溶地貌发育。芭蕉河北南向流经华蓥、铜锣两山之间向斜谷地(习称西槽)。于南部西落滩始称御临河,折流向东横切铜锣山背斜,形成长6千米之御临河小三峡,纳白水河南流出境。大洪河亦北南向流经铜锣、明月两山间向斜谷地(习称东槽),流入大洪河水库。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小麦、玉米、甘薯,并产苎麻、榨菜、花生、晒烟、柑橘,瘦肉型猪、淡水鱼类均为全省重点产区。有煤、天然气、硫铁、硅石、铝土等矿。有采煤、冶铁、火电、造纸、机械、塑料、化肥、水泥、食品等工业。生铁、原煤、纸、烧碱等为重要产品。汉渝、广邻、邻长公路纵横境内。大洪河通航运。名胜古迹有华蓥山石林、御临河小三峡、九龙洞、书崖等。


猜你喜欢

  • 长平阪

    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南。《资治通鉴》:西汉甘露三年(前51),宣帝“登长平阪”,即此。在今陕西省泾阳县南。西汉甘露三年(前51年),“上自甘泉宿池阳宫。上登长平阪。”颜师古注引如淳曰:“阪名也,在池阳南。

  • 盐岭径 (逕)

    在今广东潮阳市西北。《方舆纪要》卷103潮州府潮阳县: 盐岭径 “在县西百里,其山与普宁县接界,道通惠来县”。

  • 伊阙口

    即伊阙。今河南洛阳市南之龙门。《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前518),“王次于滑,晋知跞、赵鞅帅师纳王,使女宽守阙塞”。杜注:“阙塞,洛阳西南伊阙口也。”

  • 获 (獲) 嘉县

    ①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 置,属河内郡。治所在新中乡 (今河南新乡县西南)。《汉书·武帝纪》 载: 元鼎六年,武帝将幸缑氏,“至汲新中乡,得吕嘉首,以为获嘉县”。西晋改属汲郡。后废。北魏太和二十二

  • 清湓市

    在今江西瑞昌市西南横港镇东。《清一统志·九江府二》: 清湓市 “在瑞昌县南四十里”。

  • 绥原山

    即今江西永新县西南绥原山。《明一统志》卷56吉安府: 绥原山 “在永新县南四十里,势连鹅岭,其址六十里许。上有阿育王塔”。《清一统志·吉安府一》: 绥原山 “其顶石峰如塔,上耸绝崖,下頫重渊。其麓为洛

  • 西尔根特卡伦

    清光绪末置,属瑷珲副都统。在今黑龙江省呼玛县南三卡乡红星村。后废。

  • 鄜州

    一作敷州。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北华州置,治所在杏城 (今陕西黄陵县西南五里)。隋大业三年 (607) 移治洛交县 (今陕西富县),改为鄜城郡。唐武德元年 (618) 复为鄜州,仍治洛交县。辖境

  • 曲安县

    北魏景明中置,属广平郡。治所在今河北曲周县东北四十里。北齐废。古县名。北魏景明中析平恩县置,治今河北省曲周县东北。属广平郡。北齐废入斥漳县。

  • 唐山县

    ①唐神龙元年 (705) 改武崇县置,属杭州。治所在今浙江临安县西九十八里昌化镇。以山得名。大历二年 (767) 省,长庆初复置。五代梁开平二年 (908) 改为金昌县,后唐同光初复名唐山县,后晋天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