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宁县
1914年改南宁县置,为广西省会及南宁道治。治所即今广西南宁市。1946年划城区置南宁市。1951年迁治今县东北五塘镇。1953年迁今治蒲庙镇。
旧县名。1914年改南宁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04年撤销,改设南宁市邕宁区。
1914年改南宁县置,为广西省会及南宁道治。治所即今广西南宁市。1946年划城区置南宁市。1951年迁治今县东北五塘镇。1953年迁今治蒲庙镇。
旧县名。1914年改南宁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04年撤销,改设南宁市邕宁区。
北宋置,属尉氏县。在今河南长葛县东北十里铺。金兴定二年(1218)升为洧川县。(1)古镇名。在今河南省长葛市东与尉氏县交界处。金兴定二年(1218年)改置洧川县。(2)今镇名。(1)在江苏省丰县南部,
南朝梁、陈间置,属南合州。治所在今广东雷州市西。隋大业初废入海康县。
在今湖北竹山县东北化峪河西岸。民国《湖北通志》卷36竹山县:化峪河“《光绪舆地记》:在城东六十里。驻外委”。
①五代汉高祖刘知远之陵。在今河南省登封市东。《旧五代史· 汉书 · 高祖纪》: 乾祐元年 (948),“十一月 壬申,葬于睿陵”。即此。②即金太祖陵。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北十五里云峰山麓。为金朝开国皇帝
在今广西合浦县南二十里。《清一统志·廉州府》: 乾体营 “在合浦县南二十里乾体海口。本朝康熙元年迁界,将珠场八寨改为水师营,设游击镇此。十九年裁,止设千总防守”。
在今浙江缙云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94缙云县: 管溪官山 “在县东七十里,与台州府接境。薪竹之饶,居民所赖。又有龙潭三处,溉田甚广,以管溪经其下,因名”。
在今浙江天台县北天台山中。《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万历四十一年(1613)四月初七日,“下视峭削环转,一如桃源,而翠壁万丈过之,峰头中断,即为双阙”。《方舆纪要》卷92天台县“天台山”条下:“(
唐广德二年 (764) 南诏置,为南诏别都、东京、拓东节度驻地。在今云南昆明市。南诏后期称善阐城。即“柘东城”。
即沮洳山。在今河南辉县市西北。《清一统志 ·卫辉府一》: 淇山 “淇水所出”。
一名思湖。在今江苏金坛市南六里。宋《嘉定镇江志》卷6:白龙荡“在县南六里,龙祠在焉。庙前有亭,湖山极可爱”。《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金坛县:白龙荡“旧名思湖。宽衍蓄水,以纾下田之涝。今为居民筑埂,擅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