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遂宁郡

遂宁郡

①东晋永和中改广汉郡置,属益州。治所在广汉县 (今四川射洪县南)。南朝宋治所在巴兴县 (今四川蓬溪县西南)。辖境相当今四川射洪、遂宁、蓬溪、潼南等市县地。南齐改为东遂宁郡。

②南朝梁普通六年 (525) 置,属巴州。治所在始宁县 (今四川巴中市东南四十五里)。辖境相当今四川平昌、通江县及巴中市东部地。隋开皇三年(583) 废。

③隋大业三年 (607) 改遂州置,治所在方义县(今四川遂宁市)。辖境相当今四川遂宁、蓬溪、潼南等市县地。唐武德元年 (618) 复为遂州。天宝元年 (742) 复改为遂宁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遂州。


东晋永和三年(347年)置,属益州。南朝宋泰始五年(469年)改为东遂宁郡,北周改为石山郡。隋大业三年(607年)改遂州复置。治方义县(今遂宁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遂宁、蓬溪,重庆市潼南等市县地。唐武德元年(618年)仍为遂州。天宝、至德时又曾改遂州为遂宁郡。


猜你喜欢

  • 南阳村

    即今山西沁水县西南南阳村。《清一统志 ·泽州府 》: 南阳村 “在沁水县南五十里。宋岳忠武使将梁兴会两河忠义,与金兵战,胜于此”。1941—1947年晋冀鲁豫边区置沁南县治此。

  • 厚坡集

    即今河南淅川县东南厚坡镇。旧属邓州。清乾隆 《邓州志》 卷5 《集镇》: 厚坡集 “在州西六十里,有集”。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11: 同治元年 (1862) 八月,太平军由淅川马蹬 “入邓州之厚坡

  • 崇国寺

    在今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街。元至元朝就丞相托克托故宅改建,初名崇国寺 (北寺)。明宣德四年 (1429) 改名大隆善寺,成化八年 (1472) 改称大隆善护国寺。清康熙六十一年 (1722) 修缮后,改

  • 桑州

    元置,属定远府。治所在今贵州罗甸县北。后废。元置,治今贵州省罗甸县北,属八番顺元宣慰司。辖境相当今贵州省罗甸县北部、惠水县南部。后废。

  • 石孔山

    亦名射姑山。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寰宇记》卷11晋州临汾县:“石孔山有九孔相通,深不能穷。”《清一统志·平阳府一》 “姑射山”条引《新志》:“姑射山在县西三十五里,即古石孔山也。上有姑射、莲花二洞,其山

  • 卑南觅社

    即今台湾省台东县。清康熙间高拱乾《台湾府志》 卷2: 卑南觅社 “此社高山重叠,难以站数”。连横 《台湾通史·建国纪》: 南明永历三十七年 (即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淡水通事李沧请采金裕饷,命

  • 庆平堡

    北宋熙宁五年(1072)置,属熙州。在今甘肃渭源县西北三十里庆坪乡。金改为庆平镇。

  • 姑射山

    ①即藐姑射山。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北。《山海经·东次二经》: “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②在今山西河津市。元皇庆初,河津县徙治姑射山麓,即此。古山名。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庄子·逍遥游》篇云‘藐姑射

  • 斤沟镇

    北宋置,属万寿县。即今安徽太和县东北斤沟乡。《新五代史·杨师厚传》:“杨师厚,颍州斤沟人。”即此。古镇名。即今安徽省太和县北斤沟。

  • 菱溪

    一名荇溪。在今安徽滁州市东。为清流河支流。《舆地纪胜》 卷42滁州: “菱溪在清流县。出永阳岭西,经皇道山下。欧阳修有 《菱溪石记》。本名荇溪,避杨行密嫌名改曰菱溪。” 《方舆纪要》 卷29滁州: 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