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通天岩

通天岩

①在今江西赣州市西北水西乡通天岩村石壁塘。《舆地纪胜》 卷32赣州: 通天岩 “有广福院。院后嵌石如房。有石穴,上彻山顶。王奇诗曰,地静无尘到,天高有穴通。元祐中,郡人阳行先栖遁岩中。岩下有赵清献公题名,张无尽又琢石佛,迨今赏胜”。《清一统志 ·赣州府一》: 通天岩 “在赣县西二十里。空洞如屋,有穴透其巅。怪石环列,有石檐滴水,日夜如雨注。其半壁曰忘归岩,以其地幽胜,游者坐而忘归,故名”。全岩有石龛二百七十九座,造像三百四十八尊,题刻九十七品,为我国南方石窟造像比较集中的一处。石龛造像多为宋代雕刻,内容均为佛教神祗。部分造像雕刻精致,刀法柔和,风格与隋唐相近。题刻有记载赣南农民起义和地方历史的内容。通天岩石窟于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②在今广西柳江县东南新兴农场东。1958年在此发现古人类化石,被称为 “柳江人”。


在江西省赣州市西北通天岩村。由忘归岩、同心岩、翠微岩等红色砂岩组成。因同心岩中有一洞,可直通山巅,故名通天岩。丹霞地貌发育。风景优美。唐宋以来为赣南佛教胜地。岩壁布满历代摩崖石刻和石龛雕像。石窟雕像尤为珍贵,共348尊。除翠微岩数尊立佛为唐代作品外,其余多为宋代所刻。古迹有唐建广禅寺(广福禅林)。通天岩石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临平镇

    ①即今浙江余杭市。《晋书·顾众传》:东晋咸和三年 (328),表 “临平人范明” 为 “参军”。即此。《资治通鉴》: 五代梁太祖开平三年 (909),“ (高) 澧以州叛附于淮南,举兵焚义和临平镇”。

  • 云中城

    在今山西河津市西北云中山上。《清一统志·绛州》 引《文中子》:“登云中之城,望龙门之阙。”即此。(1)战国赵武灵王筑。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东北。《元和郡县志》:“赵云中城,秦云中郡也。《史记》曰赵

  • 弘德县

    隋大业初置,属弘化郡。治所即今甘肃环县西北洪德乡。唐废。古县名。隋大业初置,治今甘肃省环县西北洪德镇。属弘化郡。唐初废。

  • 宿嵬山

    在今河北万全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8万全都司万全右卫 “西阳河” 条下: “永乐二十一年征阿鲁台,次西阳河,次上庄堡,遣将追之于宿嵬山。” 即此。

  • 太白岩

    亦名绝尘龛。在今四川万县市西之西山。《方舆胜览》卷59万州:“绝尘龛在西山石璧间,幽人胜士之所游览,有唐人题记。”《方舆纪要》卷69万县“天城山”条下:“县西三里有西山。上有太白岩, 以李白名。岩下有

  • 石崖山

    在今贵州镇远县城北。《方舆纪要》卷122镇远县:石崖山“石高百仞,屹立如屏,亦曰石屏山,郡之镇山也。山半有石窦,久雨窦中水出,其明如虹,则江必溢,居民候此以避水。山右有路,旋绕屈曲,名九曲冈。《志》云

  • 豪州

    ①即濠州。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临淮镇西。《元和志》 卷9濠州: “濠字中间误去水,元和三年又加水焉。” 《元史·地理志》 濠州: “阻淮带山,与寿阳俱为淮南之险都,名初从豪,后加水为濠。”②蒙古置,属懿

  • 金砂村

    即今福建永定县西北十里金砂村。1927年中共永定县委设此。1928年6月,张鼎丞和永定县委在此发动了永定暴动。

  • 洛阳口镇

    北宋置,属沙县。即今福建沙县东南琅口。《元丰九域志》 卷9南剑州: 沙县有洛阳口镇。元废。

  • 黄许镇

    即今四川德阳市北黄许镇。清同治 《绵州志》 卷12: 黄许镇,“《(德阳) 县志》: 治北二十里。即古绵阳镇。《省志》 误作黄鹿镇”。在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北部。面积26.7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