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楼
十六国后赵石虎建。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北城北部。《邺中记》 载: “九华宫北有逍遥楼,南临宫宇。虎每猎,获珍禽奇兽归,大宴邺城楼上。酒酣,北望漳水,极目游戏,谓群臣曰: 直逍遥之奇观也。”
十六国后赵石虎建。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北城北部。《邺中记》 载: “九华宫北有逍遥楼,南临宫宇。虎每猎,获珍禽奇兽归,大宴邺城楼上。酒酣,北望漳水,极目游戏,谓群臣曰: 直逍遥之奇观也。”
宋代重庆城门之一,在今四川重庆市旧城北靠东。《元史·石抹按只传》:至元十三年(1276),“不老志乘夜袭宋军,直抵重庆城下,攻千斯门,宋军惊溃”。即此。
隋大业七年 (611) 置,属涿郡。治所在今河北永清县西北五里通泽村。隋末废。古县名。隋大业七年(611年)置,治今河北省永清县西。属涿郡。隋末省。
在今山西应县南三十七里茹越口村。《方舆纪要》 卷44应州: 茹越口在 “州南四十里。亦南接繁峙县,其西接胡峪口,旧俱设巡司戍守,今改置茹越等堡,属山西镇”。
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阿荣旗北之格尼河。《清一统志·黑龙江》 “诺敏河” 条: “特尼河在布特哈西北四百四十里。……流会诺敏河。”
南宋置,属黄岩县。在今浙江温岭市东南五十里松门镇。《方舆纪要》 卷92太平县: 松门卫“本宋黄岩之松门寨,去县百二十里”。明洪武时置卫于此。南宋置,即今浙江省温岭市东松门镇。属温岭县。明改为松门卫。
在今山东寿光市东北五十里。古名乌常泛,又名乌常泽。元于钦 《齐乘》 卷2: 巨洋水 “又东北由黑冢泊入海”。《清一统志·青州府一》: 黑冢泊 “地名黑冢社……今涸”。
在今广东海丰县西。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海丰县图有大安峒。
在今河北阜平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4阜平县: 陡撞沟口在 “县西北百里。南至龙泉关四十里。嘉靖二十二年置戍于此。《关隘考》: 自陡撞沟口以下二十一口,所谓龙泉北路也,皆在县境,口南五里曰坑儿沟口,
亦作阜安湖。在今江苏淮安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22淮安府: “阜宁湖在府西南五十里,通高家堰之南,又西接洪泽湖。淮水盛涨,往往挟湖水为患,堤防常切焉。”
①在今广西武鸣县西南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111武缘县: 帽山在 “县西十五里。山形圆耸”。②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南。《明一统志》 卷85太平府: 帽山 “在安平州治西北。以形似名”。③古岛屿名。即今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