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连州

连州

①隋开皇十年(590)置,治所在桂阳县(今广东连州市)。《元和志》卷29:连州“因黄连岭为名”。大业初改为熙平郡,唐武德四年(621)复为连州。天宝元年(742)改为连山郡, 乾元元年(758)复为连州。辖境相当今广东连州市、阳山县及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地。元至元十七年(1280)升为连州路,十九年(1282)复改为连州,升桂阳县为桂阳州。明洪武二年(1369)并桂阳州入连州,寻废。十四年(1381)复置,属广州府。治所即今连州市。清雍正五年(1727)升为直隶州,属广东省。1912年改为连县。

②唐置,为縻筠州,属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筠连县南。一说在筠连县西南廉溪场。宋属叙州。元时与筠州合并为筠连州。


(1)隋开皇十年(590年)置,治桂阳县(今广东连州市)。因黄连岭为名。大业三年(607年)改为熙平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复为连州。辖境相当今广东省连州市及连山、阳山等县地。天宝、至德年间曾改为连山郡。乾元后复为连州。宋属广南东路。元移治今连州市。至元中升为路,不久降为州。辖境缩小,属江西行省广东道宣慰司。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十四年复置。辖境同唐,属广州府。清雍正年间升为直隶州,属广东省。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割连山县置连山厅,辖境又小。1912年废,改州为县。(2)唐置羁縻州,治今四川省筠连县境。属戎州都督府。元初与筠州合并为筠连州。


猜你喜欢

  • 老卡

    在今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东北九十六里老卡寨。清末设老卡对汛。

  • 一作庞。在今湖南衡阳市。《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复雠、庞、长沙,楚之粟也。” 《集解》: 徐广曰: 庞一作宠。《正义》 其地以为 “近长沙、潭、衡之境”。即“庞(1)”。

  • 小河滩城

    元筑,即今甘肃民勤县治。明洪武中置临河卫,后改置镇番卫。

  • 益州都督府

    唐武德元年 (618) 置益州总管府,治所在益州 (今四川成都市)。三年 (620) 改置西南道行台。九年 (626) 改置益州都督府,督益、绵、简、嘉、陵、雅、眉、濛、犍、邛十州及巂、南宁、会三州都

  • 常家山

    在今甘肃临洮县西南六十里。汪藻 《青唐录》 云,北宋元祐二年 (1087) 三月,“阿里骨举兵洮州,虏赵醇忠及杀属户大首领,皇城使经斡穆等数千人,驻兵常家山,分筑洮州为两城以居”。

  • 上幕镇

    隋唐为临川县地。即今江西金溪县。五代周显德五年(958)改为金溪场。古镇名。唐置,即今江西省金溪县。“其山冈出银矿,唐朝尝为银监,基址犹存”(《太平寰宇记》)。属临川县。五代周显德五年(958年)改置

  • 闰盐县

    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并普乐、闰盐二州置,为柏兴府治。治所即今四川盐源县。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废入柏兴州。古县名。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合闰盐、普乐两州置,治今四川省盐源县东北卫城。属

  • 双和尔山

    一作济尔哈朗图。即今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东北吉尔嘎朗镇。清为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后旗驻地。

  • 圉乡

    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续汉书·郡国志》:河南尹雒阳县 “有圉乡”。《左传· 昭公二十二年》杜注: “洛阳东南有圉乡。”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前520年):“单子伐东圉。”即此。

  • 西谷水

    ①即今四川青川县南之青川河。《水经·漾水注》:“白水又东南, 与西谷水相得。水出西溪,东流径白水城南,东南入白水。”②即今甘肃礼县东北峁水河。又名杨廉川水。《水经·漾水注》:“杨廉川水出西谷,众川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