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珠亭
在今广西合浦县东。《明一统志》卷82廉州府:还珠亭“在府城东。汉孟尝守合浦,去珠复还,后人慕其廉,建亭以表之”。
在今广西合浦县东。《明一统志》卷82廉州府:还珠亭“在府城东。汉孟尝守合浦,去珠复还,后人慕其廉,建亭以表之”。
在今江苏兴化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23兴化县: “瓠子角在县东南。明初徐达等攻兴化,太祖曰: 瓠子角,兴化要害,寇所必经。达奉命以兵扼其地,兴化遂下,是也。”在今江苏省兴化市南。《续资治通鉴》:元至
北宋置,属衡阳县。在今湖南衡阳县 (西渡镇) 西。
在今湖南汝城县东南一百里。《方舆纪要》卷80桂阳州 “泗洲镇” 条下: “ 《志》 云,州 (今桂阳县) 东百里有鱼黄洞,近江西大庾县界。正德中,群 ‘盗’ 结聚于此,土兵破灭之。洞中田连阡陌,皆膏腴
从山西忻县(今忻州市)经河边村(今定襄县东北河边镇)至甲子湾,再至窑头煤矿。全长61公里。为同蒲铁路支线。1934年动工修筑,次年建成。今称忻河线。
北齐置,属东平郡。治所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七十里。俗曰安固。隋开皇三年 (583) 改奉高县。六年 (586) 复改岱山县。大业初废入博城县。(1)古县名。北齐置,在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南。为东平郡治。隋开
清光绪八年(1882)升吉林厅置,属吉林将军。治所在吉林乌拉(今吉林省吉林市)。辖今吉林省吉林、长春、四平、白山、永吉、伊通、蛟河、敦化等市县地。后辖境缩小。1913年降为县。清光绪七年(1881年)
元置,属都云定云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都匀市南。明洪武十六年(1383)改置都匀长官司。元置,治今贵州省都匀市东南。属都云安抚司。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改为都匀长官司。
北宋置,属融水县。即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老堡乡。崇宁四年(1105)于此置清远军(后改平州)及怀远县。政和元年(1111)州、县俱废,仍为王口砦。七年(1117)复置平州,南宋绍兴四年(1134)
亦译作奔那伐檀那国。故地或以为在今孟加拉国帕布纳一带。唐玄奘曾至其地。《大唐西域记》 卷10: 奔那伐弹那国 “周四千余里。……自此东行九百余里,渡大河至迦摩缕波国”。
在今江苏南京市。《资治通鉴》: 隋开皇九年 (589),围建康,陈后主命 “忠武将军孔范屯宝田寺”。在今江苏省南京市。隋开皇九年(589年)平陈,陈后主叔宝命忠武将军孔范屯军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