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薰亭
宋建,在今陕西延安市南。《清一统志·延安府》:迎薰亭“在肤施县(今延安市)南柳湖,其旁有禊台、翠漪亭,皆宋韩琦建,司马光俱有诗”。
宋建,在今陕西延安市南。《清一统志·延安府》:迎薰亭“在肤施县(今延安市)南柳湖,其旁有禊台、翠漪亭,皆宋韩琦建,司马光俱有诗”。
即梁榆水,今山西和顺县南梁余河。《方舆纪要》 卷43和顺县: “榆水在县西。”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明一统志》卷67成都府:成都中卫“在府治西南七里”。清初废。明洪武中置,治今四川省成都市。清初废。
即内蒙古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右翼中旗。旧属绥远省,1949年迁驻乌兰哈拉嘎苏镇 (简称乌兰镇)。1954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蒙古语意为 “营” 或 “部”,是元、明两代蒙古 “万户”下设行政建
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舆地纪胜》 卷69岳州: 象骨山,“ 《山海经》 云,巴蛇吞象,暴其骨于此。山旁有湖,谓之象湖”。
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南、江油市东北。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卷2《汉中志》:平武县“有关尉。自景谷有步道径江油左担出涪,邓艾伐蜀道也”。《方舆胜览》卷70龙州:左担路“自文州界青塘岭至州百五十里。《地理志》:
在今江苏姜堰市西北。《舆地纪胜》卷40泰州:鸡雀湖“在海陵县东”。《方舆纪要》卷23泰州:“鸡雀湖在州东北四十里。周三十里。旧多鸡雀飞集, 因名。”
在今福建古田县东。《方舆纪要》 卷96古田县: 摸天岭 “在县东南二十五里。纡回峻绝,南滨大江,由陆路趋延津者道出于此。石磴崎岖,最为艰险”。
一名扬子宫。隋大业七年 (611) 建,在今江苏邗江县南杨子桥一带。又称扬子宫。隋大业七年(611年)炀帝筑,在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南扬子桥附近。
在今福建建阳市东南五十里洪山之北。峰峦雄踞一方。朱熹诗: “闻道黄杨山上头,千峰环抱百泉幽。”
明代属车里宣慰司。即今云南勐腊县西南六十八里勐满镇。傣语 “勐” 为地方,“莽” 为不像样子,意即不像样子的地方。因佛教传说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