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特下后
(後) 旗 清乾隆二十年 (1755) 设,属蒙古科布多。旗府驻地即今蒙古国乌布苏省乌兰固木。
(後) 旗 清乾隆二十年 (1755) 设,属蒙古科布多。旗府驻地即今蒙古国乌布苏省乌兰固木。
辽开泰元年 (1012) 改幽都县置,与析津县同为南京析津府治所 (今北京城西南隅)。金为中都大兴府治。元为大都路治,移治大都城内 (今北京城内)。明、清皆为京师顺天府治。1913年移治芦沟桥,次年还
在今河北肃宁县东南十四里百道口附近。《寰宇记》卷66瀛州河间县:“大蒲淀又名大廉陂。在县西南四十一里。《水经注》云:大蒲下导陂沟,竞奔咸注滹沱,是故人因决入之处,谓之百道口,盖有此浦。”
西魏改平阳县置,属武都郡。治所在今陕西眉县东十五里渭河北岸。北周天和三年 (568) 并入周城县。古县名。西魏由平阳县改名,治今陕西省眉县东渭河北岸,属武都郡。北周废入周城县。
在今广西灌阳县南二里。《清一统志·桂林府一》: 通真岩 “一名灵岩。前后洞门敞朗,约深十余丈,广二十余步,如大厦焉”。
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南三十里。明置巡司于此。古镇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中峒。明于此置巡检司。清时裁。
在今湖南资兴市东北。 《方舆纪要》 卷82兴宁县: “醁泉在县 (今兴宁镇) 东北四十里。其水清冽甘美,酿酒极佳。即程水正源也。昔置官酿于此,名曰酒官水。其酒亦曰程酒,献同酃酒。”
在今四川开县东北温泉镇西五里。《新唐书·地理志》 万岁县:“东南五里有灵洞。贞元九年雷雨震开。”《方舆胜览》卷59开州:灵洞“在州(县)南五里温井后”。今名仙女洞,为溶洞,分内外:外洞大厅面积200平
即今福建南安市南大盈。清有把总驻此。
①唐贞观四年 (630) 以处降羌置,为羁縻州,属松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境。后废。②唐置羁縻州,属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境大凉山地区。后废。(1)唐贞观四年(630年)以
在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南八十里阿斯塔那村北哈拉和卓村东。为晋、唐高昌王国和唐西州居民的墓地。“阿斯塔那”哈萨克语意为“首府”。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英、德、日等国的“探险者”曾在此进行盗掘,窃去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