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县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改乌兰哈达直隶厅置,属承德府。治所即今内蒙古赤峰市。光绪三十四年(1908)升为赤峰直隶州。1913年复改为县。1914年属热河特别区热河道。1928年属热河省。1940年废入翁牛特右旗。1945年复置。1955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为盟治所。1958年析置赤峰市。1983年撤销,并入赤峰市。
古旧县名。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属昭乌达盟。后历有废置。1958年撤销,改为赤峰市。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改乌兰哈达直隶厅置,属承德府。治所即今内蒙古赤峰市。光绪三十四年(1908)升为赤峰直隶州。1913年复改为县。1914年属热河特别区热河道。1928年属热河省。1940年废入翁牛特右旗。1945年复置。1955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为盟治所。1958年析置赤峰市。1983年撤销,并入赤峰市。
古旧县名。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属昭乌达盟。后历有废置。1958年撤销,改为赤峰市。
南朝陈永定初置,治所在侯官县 (今福建福州市)。天嘉五年 (564) 废。隋大业初改泉州复置闽州,治所在原丰县 (今福州市)。大业三年 (607) 改为建安郡。唐景云二年 (711) 复改泉州为闽州,
1913年改滦州置,属直隶津海道。治所即今河北滦县。1928年直属河北省。在河北省东部、滦河西侧。属唐山市。面积 1028 平方千米。人口53.6万。 辖12镇。县人民政府驻滦州镇。辽太祖以俘户置滦州
即今河南信阳县南鸡公山。《方舆纪要》卷50信阳州:九度河“在州南六十里。源出鸡翅山”。
即今甘肃武威市西怀安乡。明于此置驿。《方舆纪要》卷63凉州卫:怀安堡“在卫西五十里,有怀安驿”。
隋置,为辽东郡治。治所在今辽宁新民市东北辽滨塔村。《资治通鉴》: 隋大业八年 (612) 征高丽,“唯于辽水西拔高丽武厉逻,置辽东郡及通定镇而已”; 唐贞观十九年 (645) 伐高丽,“ (李) 世勣
古名南籍端水、苏赖河。又名 卜吉儿川、布隆古尔河。即今甘肃西部之疏勒河,为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流之一。源出祁连山脉西段疏勒南山和托来南山之间,西北流经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东部,又北流经玉门市西合昌马河,西北
在今河北望都县城内。《水经·滱水注》:“《帝王世纪》曰:尧母庆都所居,故县目曰望都。张晏曰:尧山在北,尧母庆都山在南,登尧山见都山,故望都县以为名也。”
秦置,属长沙郡。治所即今湖南耒阳市。《水经·耒水注》:耒阳县“盖因水以制名”。汉属桂阳郡。南朝梁、陈间徙治骜山口(今耒阳市东北二十二里大市圩)。隋改洡阴县。唐武德四年(621)复名耒阳县,属衡州。还治
一名鬼谷山。在今江西贵溪县南一百里。《寰宇记》 卷107信州贵溪县: “ (藐姑山) 南十里为洞源山,一名鬼谷山。有鬼谷洞,好事者深入其中,约行四里,至洞尽处有小洞可通鬼岩。” 《明一统志》卷51广信
即厓山。在今广东新会市南崖门。《寰宇记》 卷157广州新会县: 崖山 “在县南八十里,临大海,出龙眼子、木威、橄榄之树”。古称厓山,又称厓门山。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南、珠江出海处最西口门崖门东面,与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