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人山
在今广东五华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03长乐县: 贵人山 “在县西南三十里。上有井,常盈不竭”。
在今广东五华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03长乐县: 贵人山 “在县西南三十里。上有井,常盈不竭”。
又名色或晒仁则。即今西藏萨迦县东一百八十余里之赛。原西藏地方政府设色仁孜宗。1960年并入萨迦县。
即述昆镇。在今广西宜州市西南。迷为述之讹。
即今河南商丘县西观堂乡。明嘉靖《归德州志》卷1 《村镇》:有“观音堂集”。清光绪《商丘县志》卷1 《市集》:“西面有观音堂,离城四十里。”
即今广东台山市西南北陡镇。为海防要地。清有炮台,设把总驻守。
即骨咄国。唐西域国名。都城在思助建城 (今塔吉克斯坦库尔干秋别北)。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 卷1: 珂咄罗国 “东西千余里,南北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
即西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茂陵在今陕西兴平市东北十七里,余四陵皆在今陕西咸阳市境内。《汉书·原涉传》:“郡国诸豪及长安、五陵诸为气节者皆归慕之。”《班固赋》:“南望杜陵,
北宋置,属灌阳县。在今广西灌阳县西南八十里。
1934年伪满置,省会在齐齐哈尔市(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杜尔伯特、明水、北安、德都、嫩江以西以北地,吉林通榆、大安以西地。1945年日军投降后废。
一名郎溪。又名芙蓉江。即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东渠水。《舆地纪胜》 卷72靖州: 渠河“源出佛子坡,与广西分界。下合众流,环州城会于郎江”。
在今云南保山市西南。《清一统志·永昌府》: 和场山 “在潞江司东三十余里。《通志》: 在府西南一百三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