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鼻岭
在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清一统志·安顺府》: 象鼻岭 “在永宁州 (治今永宁镇) 西废慕役司 (今花江镇) 西北四十里。路出滇黔,必经其下,险峻难登”。清陈鼎 《黔游记》: “象鼻岭两峰壁立,相夹一岭,如象鼻然。阔三丈,长百余丈。 登其西畔高峰, 黔东诸山如培矣。”
在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清一统志·安顺府》: 象鼻岭 “在永宁州 (治今永宁镇) 西废慕役司 (今花江镇) 西北四十里。路出滇黔,必经其下,险峻难登”。清陈鼎 《黔游记》: “象鼻岭两峰壁立,相夹一岭,如象鼻然。阔三丈,长百余丈。 登其西畔高峰, 黔东诸山如培矣。”
北宋属海丰县,在今广东海丰县西南。《元丰九域志》卷9:海丰县有杨安锡场。在今广东省海丰县西南。北宋属海丰县。
一作鄂什。即今吉尔吉斯斯坦奥什。《清高宗实录》: 乾隆二十七年 (1762) 七月乙亥,谕曰:“永贵等奏称,额德格讷阿济比所属鄂斯等处,为额尔德尼占据。” 即此。
在今浙江象山县西。《方舆纪要》 卷92象山县: 蒙顶山在 “县西北四十五里,与天台分脉。盘爵耸拔,为邑之望。中平衍,可耕稼”。
亦名清阳河。即今山东烟台市西之白洋河。又名内甲河。《汉书·地理志》 东莱郡腄县:“有之罘山祠。居上(止)山,声洋(丹)水所出,东北入海。”
唐代的部名。在今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一带。后属南诏通海都督。
在今辽宁北宁市城内东北角。《辽东志》 卷1: 崇兴寺在 “ (广宁) 城东北隅”。建于辽代。元、明、清历经维修,至今保存完好。两塔东西对峙,相距43米,均为砖筑,八角十三层实心密檐式。东塔高43.85
①即今江苏溧阳市西南渡镇。清光绪重刊《溧阳县志》 卷2: 南渡镇在 “县西三十六里,东坝孔道”。②即今广西岑溪县西南四十里南渡镇。明置巡司于此。(1)在江苏省溧阳市中西部、溧宜河两岸。面积111平方千
在今黑龙江省通河县东。《清史稿·地理志》 大通县:“乌拉珲河西流,汇为二泊,曰三捷泡,曰二龙潭,泊旁地肥饶。”
在今河南南阳市西。《水经·淯水注》:梅溪水 “出 (宛) 县北紫山,南径百里奚故宅。梅溪又径宛西吕城东,梅溪又南径杜衍县东……梅溪又南谓之石桥水,又谓之汝溪,南流而左注淯水”。
唐置,属凉州。在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北乌鞘岭上。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