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村
在今浙江兰溪市西三十六里诸葛镇。是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聚居地。据传南宋末诸葛亮第二十八世孙诸葛大狮迁此居住。诸葛村民居均建于明清,现存二百余幢,包括丞相祠堂、大公堂及大量民居,古朴雅典。
在浙江省兰溪市西。为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集中聚居地,现有诸葛亮嫡传后裔4000余人。据传南宋末年诸葛亮第28世孙诸葛大狮迁此。该村民居均建于明、清,现存200余幢,包括丞相祠堂、大公堂等宗祠建筑,大量的居住建筑和商业建筑等形成颇具规模的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诸葛村大公堂
在今浙江兰溪市西三十六里诸葛镇。是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聚居地。据传南宋末诸葛亮第二十八世孙诸葛大狮迁此居住。诸葛村民居均建于明清,现存二百余幢,包括丞相祠堂、大公堂及大量民居,古朴雅典。
在浙江省兰溪市西。为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集中聚居地,现有诸葛亮嫡传后裔4000余人。据传南宋末年诸葛亮第28世孙诸葛大狮迁此。该村民居均建于明、清,现存200余幢,包括丞相祠堂、大公堂等宗祠建筑,大量的居住建筑和商业建筑等形成颇具规模的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诸葛村大公堂
①在今山东平原县境。汉元朔三年(前126)封济北贞王子刘信于此。元鼎五年(前112)国除。②即訾娄。春秋邾地,在今山东邹城市西南。《公羊传》作“丛”。即“訾娄(1)”。
①南朝梁置,为义州治。治所在今湖北罗田县东六十里。隋开皇初废。②南朝梁置,为义州治。治所在苞信县(今河南商城县西)。北齐属南建州,南朝陈太建六年(574)属建州。隋开皇初废。③隋大业三年(607)改利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置,属沔阳州。治所在今湖北洪湖县(新堤镇)。三十年(1765)废入沔阳州。古县名。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析沔阳州置,治今湖北省洪湖市。三十年废入沔阳州。
1937年以卓尼土司辖地置,属甘肃省。治所即今甘肃卓尼县。1950年改为卓尼自治区。1953年设卓尼县。以清卓尼土司而得名。1939年由卓尼土司辖地改置,治卓尼(今甘肃卓尼县柳林镇)。1950年升卓尼
古名银山碛。在今新疆托克逊县西南库米什镇一带。清乾隆《西域图志》卷23:库木什阿克玛塔克“在苏巴什塔克北谷口西南一百四十里。……按回语,库木什,银也;阿克玛,积而不散之谓。库木什阿克玛塔克, 即《唐书
春秋时齐邑。即今山东齐河县治。《方舆纪要》 卷31齐河县: 晏城,“ 《志》 云: 齐晏婴采邑也”。金置为镇。1973年齐河县迁治于此。集镇名。在浙江省桐乡市区东南部。属南日镇。人口810。相传,春秋
即巴里玛。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牙克石市东南巴林镇。《清史稿·地理志》:布西直隶厅有“巴里木”等车站。
即今青海共和县东北倒淌河。《新唐书·地理志》 鄯州: “自振武经尉迟川、苦拔海、王孝杰米栅,九十里至莫离驿。”
唐置,属羁縻扶德州。治所在今四川珙县南。后废。
①即今浙江宁海县东南越溪乡。明洪武三年(1370)置巡司于此。清康熙时设千总驻守。②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北。《舆地纪胜》 卷89广州: 越溪 “在州东北三里。自景泰山流下,而至超悟寺曰越溪,又东与东溪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