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都尉
西汉天汉四年(前97)以蜀郡西部置,治所在青衣县(今四川芦山县。一说今名山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雅安、芦山、宝兴、天全、荥经、名山等市县地。东汉延光元年(122)改为蜀郡属国。
西汉天汉四年(前97)以蜀郡西部置,治所在青衣县(今四川芦山县。一说今名山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雅安、芦山、宝兴、天全、荥经、名山等市县地。东汉延光元年(122)改为蜀郡属国。
即今陕西神木县东南沙峁乡。1939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神府县迁治于此。在陕西省神木县东南部。面积237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王桑塔,人口870。1951年设沙峁乡,1958年改公社,1984
在今甘肃成县南。《方舆纪要》卷59成县:龙峡“在县南十里。峡南半山有洞,曰雷洞。宋绍兴初,金人南侵,郭执中集乡豪守此以拒之”。
①又名翁同山、阴山。在今天津市蓟县北,接玉田县界。《三国志·魏书·田畴传》:“畴率宗人避难于无终山。”又《水经·鲍丘水注》:鲍丘水“西南径无终山,即帛仲理所合神丹处也,又于是山作金五千斤, 以救百姓,
即今山东蒙阴县东北大崮。《清一统志·沂州府一》“黑龙寨”条:县东北有大崮寨。
即盱水。今江西临川市之抚河及南城县南之旴水。
原名杂佣堂。在今河南商丘市老城内。为明末才子侯方域幼年读书处。屋为侯氏老宅,两侧原有翡翠楼、香君楼等房舍,现已不存。侯35岁时回顾往事感慨不已,时当壮年,遂改名壮悔堂,并在此著述。清孔尚任所著《桃花扇
明嘉靖五年(1526)升峡江镇置,属临江府。治所即今江西峡江县西南巴邱镇。民国初属江西庐陵道。1926年直属江西省。1994年迁今县治(水边镇)。在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属吉安市。面积 1287 平方
北宋置,属西安州绥戎堡。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北。后废。
在今贵州贵定县南。《方舆纪要》 卷123新添卫: 摆笼山 “ (把平砦长官) 司东二十里”。
即僧道桥镇。今江苏邗江县西北公道镇。清嘉庆《扬州府志》卷16《都里》引《雍正志》:“公道桥镇在城北四十里,属上官巡司辖,与黄珏桥相距十里,并为湖中高阜,廛市民居亦正相等,俗呼曰僧道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