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西辽河

西辽河

辽河西源。在今内蒙古东部。有二源:北源西拉木伦河出克什克腾旗西南白岔山,南源老哈河出河北省平泉县光头山,两河在开鲁县西南合流后,称为西辽河,东流南折入辽宁昌图县西古榆树附近与东辽河汇合为辽河。光绪《大清帝国全图》盛京省西北有西辽河。《清史稿·地理志》 昌图府辽源州:“西辽河即西喇木伦河。”


辽河西源。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因地处古辽国境而得名。北源西拉木伦河出克什克腾旗西南白岔山;南源老哈河出河北省平泉县光头山,流经内蒙古宁城县、赤峰市等地,在开鲁县境两源汇合后始称西辽河。长829千米,流域面积14.7万平方千米。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因流经干燥的半荒漠、黄土地区,故具有华北河流的一般特征。建有防洪灌溉工程,有莫力庙水库、红山水库等。


猜你喜欢

  • 滠阳县

    西晋永安元年 (304) 置,属江夏郡。治所在今湖北黄陂县西南。北周废。古县名。东晋惠帝时置,治今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西南。五代周废。

  • 青山关

    即青山口关。在今河北迁西县东北七十里青山口。即“青山口(2)”。

  • 兴山县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置,属建平郡。治所在高阳城(今湖北兴山县北丰邑坪)。《舆地纪胜》卷74兴山县:“兴山者环邑皆山也,县治兴起于群山之上,故名。”南朝宋废。唐武德三年(620)复置,属归州。贞观十

  • 永昌堡

    明筑,即今浙江温州市东南永昌镇。《方舆纪要》卷94温州府:永昌堡在“府东五十里。嘉靖三十七年创筑,以防倭患,并迁中界巡司于此”。

  • 真定府路

    北宋庆历八年 (1048) 置,为河北四安抚使路之一。治所在真定府 (治真定县,今河北正定县)。辖境相当今河北阜平、藁城、巨鹿、丘县、肥乡、临漳以西地区及河南安阳、鹤壁、林州、汤阴等市县地。金废。北宋

  • 柳浦

    在今浙江杭州市南凤凰山麓、钱塘江滨。《宋书·孔觊传》: 南朝宋泰始二年 (466),吴喜“进军柳浦……自柳浦渡,趋西陵”。《南齐书·沈文季传》: “ (唐) 寓之进柳浦,登岸,焚郭邑。” 即此。隋、唐

  • 青沙泊

    在今山东博兴县南,与小清河相接。《清一统志 · 青州府一》: 青沙泊 “为高苑 (今高青)、新城 (今桓台) 二县蓄水之地,庄民俱傍泊以居”。

  • 鸿却陂

    即鸿隙陂。在今河南正阳县、息县境,汝、淮两水之间。《后汉书· 邓晨传》: “晨兴鸿却陂数千顷田,汝土以殷,鱼稻之饶,流衍它郡。” 后废。汉代著名水利工程。“却”或作“隙”、“郄”。在今河南省正阳县、息

  • 大云经寺

    在唐长安城怀远坊东南隅,今陕西西安市。宋敏求《长安志》卷10载:大云经寺“本名光明寺,隋开皇四年,文帝为沙门法经所立。时有延兴寺僧昙延,因隋文赐以蜡烛, 自然发焰,隋文奇之,将改所住寺为光明寺,昙延请

  • 境阳郡

    即景阳郡。治所在今四川营山县东六十里黄渡镇景阳村。《隋书·地理志》: “宕渠县梁置,并置境阳郡,开皇初郡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