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西苑

西苑

①亦称西园、同乐园、琼林苑。为金中都御园。在今北京市广安门外西南青年湖公园一带。《金史·地理志》载:“琼林苑有横翠殿,宁德宫西园有瑶光台,又有琼华岛,又有瑶光台。”

②为明清北京御苑。在今北京城内故宫以西,包括北海、中海、南海地段。清《日下旧闻考》卷21:“西华门之西, 为西苑。榜曰西苑门, 入门为太掖池。”初为金之离宫, 元为万岁山、太液池,湖东为大内,湖西建隆福宫和兴圣宫。明代因三海位于皇宫之西,故名西苑。永乐十五年(1417)改建皇城,西苑成为皇城的西半部。以后陆续在太液池沿岸修建风景点,又开挖南海,逐渐形成今三海。

③一名禁苑。在今河南洛阳市西。《资治通鉴》:隋大业元年(605)五月,“筑西苑,周二百里,其内为海,周十余里,为蓬莱、方丈、瀛州诸山,高出水百余尺,台观殿阁,罗络山上,向背如神。北有龙鳞渠,萦纡注海内。缘渠作十六院,门皆临渠,每院以四品夫人主之,堂殿楼观,穷极华丽”。《太平御览》卷196引《两京记》曰:“东都苑,隋曰会通苑,又改为芳华。”又曰:“神都苑,周回一百二十六里,东面七十里,南面三十九里,西面五十里,北面二十四里。”


区片名。在北京市海淀区中部、昆明湖东。指颐和园以东、挂甲屯以西、颐和园路以南、宫门路以北地区。清代称西苑,原为圆明园护军八旗的校军场。与北苑、南苑合称三苑。曾于此设阅武楼、教军场、马场、虎城等。民国时称西苑镇。1949年后辟为办公用地和居住区。同庆街辟为仿古建筑商业街。中直机关、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和西苑儿童游乐园设此。通多路公共汽车。


猜你喜欢

  • 法石寨

    南宋淳熙十三年 (1186) 置,属晋江县。即今福建泉州市东南东海镇 (法石)。《方舆纪要》 卷99泉州府晋江县: 法石寺在 “府东五里。宋末蒲寿庚谋据郡降蒙古,少主至泉城北,不敢入城,驻跸于法石寺,

  • 封州

    ①隋开皇十年 (590) 置,治所在新会县(今广东新会市北)。辖境相当今广东新会市境。十一年 (591) 改为允州。②隋开皇十年 (590) 改成州置,治所在梁信县(今广东封开县)。辖境相当今广东郁南

  • 小剑戍

    在今剑阁县北剑门关之北大仓坝。《水经·漾水注》:清水“又东南径小剑戍北。西去大剑三十里”。《元和志》卷22益昌县:“小剑故城在县西南五十一里。小剑城去大剑戍四十里。”为入剑阁必经之地。《魏书·肃宗纪》

  • 斗塘隘

    在今江西吉安市西北。《清一统志·吉安府二》:斗塘隘“在庐陵县西北九十里,地界安福、吉水,兼通袁州府及新喻县”。

  • 香炉屿

    在今台湾省澎湖县东,龙门港西南约五里。清蒋毓英 《台湾府志》 卷3: 香炉屿 “屿有三层,形如香炉,故俗为香炉屿”。

  • 龙牙菩提

    古岛屿名。即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西北海上之凌加卫岛。元汪大渊《岛夷志略》:龙牙菩提“环宇皆山,石排类门。无田耕种,但栽署芋,蒸以代粮”。明费信《星槎胜览》作龙牙善提。《郑和航海图》作龙牙交椅。

  • 多布库河

    即今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东南多布库尔河,为嫩江支流。民国《黑龙江志稿》卷3:“多布库尔河,《通志》作多博库里,《盛志》作多博和里,蒙古语:多博,隆也;和里,二十数也。《纪略》作多布科尔,《提纲》作博库里

  • 陌城寨

    在今浙江平阳县东南十八里墨城乡。《方舆纪要》 卷94平阳县: 陌城寨 “在县东南。寨东南滨海,其相连者曰陆路寨,俱戍守要地也”。

  • 陆广驿

    明置,即今贵州修文县西北六广镇。明曹学佺《名胜志》:“陆广驿在陆广河侧,通水西之要路。”陆,又作六。明置,即今贵州省修文县西北六广镇。为贵阳府通往赤水驿站。明天启三年(1623年)刘超镇压水西土司的反

  • 龙支城

    ①北宋元符二年(1099)改宗哥城置,属西宁州。即今青海平安县(平安镇)。《方舆纪要》卷64西宁镇:龙支城在“镇东南八十里。城西有龙支堆,因名”。②即龙耆。今青海海晏县(三角城)。在今青海省互助土族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