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门
又称便门、平门。汉长安城南面西头一门。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马家寨南二里。《三辅黄图》卷1:“长安城南出第三门曰西安门,北对未央宫,一曰便门,即平门也。……王莽更名曰信平门诚正亭。”
又称便门、平门。汉长安城南面西头一门。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马家寨南二里。《三辅黄图》卷1:“长安城南出第三门曰西安门,北对未央宫,一曰便门,即平门也。……王莽更名曰信平门诚正亭。”
由吉林梅河口市东北的莲河经东丰至西安(今辽源)。全长66.7公里。为奉海铁路支线。1927年修筑。
在今吉林集安市西北百八十里大苇沙河东岸二道崴子村。道通通化。民国《辑安县志》卷1:古城子“在城西北二道崴子,设治时土址犹存”。
西汉置,属江夏郡。治所在今湖北阳新县东南。《汉书·伍被传》:被谓淮南王安曰:“有寻阳之船,守下雉之城。”即此。三国吴属武昌郡。东晋义熙中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湖北省阳新县东。属江夏郡。西晋初废入阳新
又名岑头盖、铁桶盖。在今贵州思南县西六十里杨家坳乡境。清咸丰、同治年间,白莲教在思南、凤冈等地起义,称 “白号军”。朱明月部以此为据点,坚持斗争12年之久。今前营城墙完好,点将台、花厅、昭忠祠、九龙口
南宋末置,属巴州。治所即今四川通江县。元至元二十年(1283)废。
在今福建连城县东。《方舆纪要》 卷98连城县: “秋家岚隘在县东,道出永安县。峰峦层叠,为盗贼薮。”
在今江西浮梁县南。《方舆纪要》卷85浮梁县:宁家陂“其水北注于昌江,名小坑港。相传梁末所凿,其旁壤地二千亩有奇。环山背水,道东有豪猪岭。其水北注成港,筑陂分水,西凿岭麓,引为石渠,以资灌溉,所谓宁家陂
亦名回水铺、回龙镇。即今四川中江县东回龙镇。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9中江县:回水铺“在县东二十里”。
即今福建晋江市南围头。《清一统志·泉州府》:围头镇“在晋江县南一百里。宋置宝盖寨。《旧志》:宋淳熙十三年,于泉州城南十里置宝林寨,城东十五里置法石寨。嘉定十一年,以海寇冲突围头,守臣真德秀移宝林兵戍围
在今湖南沅陵县东南九十里。《方舆纪要》卷81沅陵县 “七盘岭” 条下: 柘溪洞 “山势连空,悬崖壁立,石穴深邃,池水澄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