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西安碑林

西安碑林

在今陕西西安市三学街。原文庙所在地。北宋元祐二年(1087)为保存唐开成年间镌刻的《十三经》而建,历代都有增添,清初始称“碑林”。现有七个陈列室、六个游廊和一个碑亭,共展出碑石墓志一千多块,荟萃自汉迄清各代名家手笔,是我国一座书法艺术宝库。碑文内容保存了各种史料,如“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唐不空和尚碑”以及唐中尼合文的陀罗尼经幢,是研究中外关系的重要实物。一百一十四石的“开成石经”是一座大型的石质书库。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陕西省西安市三学街。原文庙所在地。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为保存唐开成年间镌刻的《十三经》而建立,历代都有增添,规模逐渐扩大,清初始称“碑林”。现有7个陈列室、6个游廊和1个碑亭,共展出碑石墓志 1000 多块,自汉迄清,荟萃各代名家手笔,是一座书法艺术宝库。真草隶篆,琳琅满目,特别是唐代书法名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李阳冰、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智永、李隆基、史维则等人的手笔刻石,最为珍贵。宋、元、明、清的名家墨迹,如米芾、蔡京、赵佶、苏轼、赵孟��、董其昌、林则徐等也为人们所注意。碑文内容保存了各种史料,如“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唐不空和尚碑”以及唐中尼合文的陀罗尼经幢,是研究中外关系的重要实物。114石的《开成石经》,两面刻《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等12部经文,共计65万余字,是一座大型的石质书库。此外,昭陵六骏浮雕石刻等亦移入碑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 安 碑 林


猜你喜欢

  • 延水关

    ①在今陕西延川县东南七十里黄河渡口。古名永宁关。清雍正《陕西通志》卷16引刘谷《碑记》:“延水关者,古渡口也。东则晋之狐,西则秦之古临,在昔设关更戍,号称隘口。”②即今陕西延川县东延水

  • 沙丘城

    在今山东莱州市东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36掖县:“相传商纣所筑。”

  • 三坑墟

    即今广东清新县西南三坑镇。清设三坑汛,有外委把总驻防。

  • 川陕革命根据地

    位于四川、陕西边界地区。1928年,共产党领导川东、川北农民起义,组织革命武装,开展游击战争。1932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由鄂豫皖区进入四川,与当地革命武装会合,攻下通江、南江、巴中,开辟

  • 萦溪水

    即今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北境之杨溪河。《方舆纪要》 卷102乐昌县: 萦溪水 “在县南三十里。源出乳源县北境,东流四十里入于武水”。

  • 射贵湖

    又名上湖、芙蓉湖、无锡湖。在今江苏无锡、常州、江阴三市之间。《水经·沔水注》: “南江东注于具区,谓之五湖口。五湖谓长塘湖、太湖、射湖、贵湖、滆湖也。” 《寰宇记》 卷92常州无锡县:上湖 “一名射贵

  • 西口

    指今山西境内长城诸口。以别于北口。指今山西省境内长城诸口,以别于北口。明顾炎武有《自大同至西口》诗。旧中国灾民外逃,有“闯关东、走西口”之说。

  • 刘台庄

    即今河北昌黎县南四十里刘台庄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9昌黎县图:南有刘台庄。

  • 祢衡墓

    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鹦鹉洲腰路堤正平祠。祢衡 (173—198),字正平,平原般 (今山东临邑东北) 人。汉末文学家。性刚傲物,终被江夏太守黄祖杀害。原墓在武昌黄鹄矶西面大江中古鹦鹉洲。明成化年间湮没江

  • 大崮寨

    即今山东蒙阴县东北大崮。《清一统志·沂州府一》“黑龙寨”条:县东北有大崮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