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场墟
即今广西合浦县西南八十里西场镇。清雍正《广东通志》卷18:合浦县有西场墟。
即今广西合浦县西南八十里西场镇。清雍正《广东通志》卷18:合浦县有西场墟。
①即今辽宁义县西南东尖山子。明《万历武功录》卷10《脑毛大列传》:丙戌年(1586)四月,脑毛大以“三千骑从大胜堡大尖山走”欲入寇。即此。②在今安徽太湖县北。《方舆纪要》卷26太湖县:大尖山“在县北九
①北魏置,属朔州。治所在太平县(今山西宁武县东北)。北周废。②北齐改神武郡置,治所在神武县(今山西神池县东北)。北周废。(1)北魏置,治太平县(在今山西寿阳县北)。后废。(2)北齐改神武郡置,治神武县
在今安徽和县境长江西岸。《资治通鉴》: 西晋太康元年 (280),“沈莹帅丹阳锐卒、刀楯五千,三冲晋兵,不动。莹引退,其众乱……张乔自后击之,大败吴兵于版桥”。即此。在今安徽省和县长江沿岸。西晋太康元
①在今内蒙古奈曼旗东北老哈河与西喇木伦河汇合处。本契丹族先祖所居。《辽史·地理志》 “永州”条载契丹先世传说云:“相传有神人乘白马, 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至木叶山,
在今北京故宫午门内。明永乐十八年(1420)建。初名奉天门,嘉靖年间改名皇极门。清顺治四年(1647)重建,随殿易名太和门。光绪十四年(1888)焚于火,后重建。
一名刘口集。即今河南商丘县东北刘口乡。清徐宗干《斯未信斋文编》卷6《杂录》:《丙辰日记》云,咸丰六年(1856)三月初三日,“移营刘家口,距郡城四十里,江南、山东、河南三省交界”。即今河北省卢龙县北刘
在今山西太谷县西北十里。《方舆纪要》卷40太谷县:万年顿“本名龙泉顿,唐开元十年幸太原,道经此,改曰万年”。
明末清初索伦部城寨。故址在今黑龙江省塔河县东北绥安站附近。《清太宗实录》卷51:崇德五年(1640)四月,萨穆什喀等讨博木博果尔,达尔布尼等“聚七屯之人于兀库尔城”。
即今四川郫县西北安德镇。清雍正《四川通志》卷22下郫县:“安得铺在县西二十五里。”
①即今河南镇平县西南四十二里黑龙集乡。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11: 同治三年 (1864)十一月,捻军趋 “镇平之黑龙集”。②即今湖北襄阳县 (张湾镇) 西北黑龙镇。清设千总驻防。集镇名。在湖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