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褚庙冈

褚庙冈

在今江苏宝应县西。《清 一统志·扬州府》: 褚庙冈 “在宝应县西百里。东西六里,南北一里。旧筑大堰于此,以蓄洩白水塘之水”。


在今江苏省洪泽县东南。旧有大堰,南宋嘉定六年(1213年)曾议修复此堰以蓄泄白水塘之水。


猜你喜欢

  • 兴化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兴化军置,属江浙行省福建道宣慰司。治所在莆田县(今福建莆田市)。辖境相当今福建莆田、仙游等市县地。明洪武元年(1368)改为兴化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兴化军置,治所

  • 南山口卡伦

    清置,即今新疆哈密市北南山口。清道光 《新疆识略》 卷3哈密: 南山口卡伦 “距城九十里”。清末废。

  • 陈宋口

    在今河北邢台市西北一百二十里黄峪岭北。《资治通鉴》:五代梁贞明元年(915),“周德威闻(刘)西上, 自幽州引千骑救晋阳,至土门,已整众下山, 自邢州陈宋口逾漳水而东,

  • 韶山

    ①即今山东莱芜市东北六十里杓山。《元和志》 卷10莱芜县: 韶山 “在县西北二十里。其山出铁,汉置铁官,至今鼓铸不绝”。②在今河南渑池县东北三十里。《方舆纪要》 卷48渑池县: 韶山,“金人以此名州”

  • 宝宁县

    ①南齐置,属广熙郡。治所在今广东罗定市境。隋废。②清乾隆元年 (1736) 置,为广南府治。治所即今云南广南县。《清史稿·地理志》: “西北有宝宁溪,县以此得名。” 1913年改广南县。古旧县名。清乾

  • 掖县

    西汉置,为东莱郡治。治所即今山东莱州市。东汉改为掖侯国。后复为县。西晋为东莱国治。北魏皇兴四年 (470) 为光州治。隋复为东莱郡治。唐为莱州治。明、清为莱州府治。民国初属山东胶东道。1925年改属胶

  • 雍氏

    即雍梁。战国韩邑。在今河南禹州市东北二十四里古城镇。《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齐湣王十二年 (前289),“楚围雍氏”。即此。即“雍梁”。

  • 勇田郡

    北魏太平真君八年 (447) 置,属河州。治所在勇田县 (今甘肃临洮县北七十里辛店乡康家崖)。后改为勇田县。

  • 散毛长官司

    明永乐九年 (1411) 改散毛沿边军民宣慰司置,属大田所。治所即今湖北来凤县西北猴栗。十三年 (1415) 升为散毛宣抚司。明永乐九年(1411年)改散毛沿边军民宣慰司置,治今湖北省来凤县。十三年升

  • 七格星

    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有古代寺院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