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家川
①在今甘肃古浪县东裴家营乡一带。《方舆纪要》 卷63庄浪卫: 裴家川 “在卫东。东北流,绵亘于靖远卫及宁夏中卫之境,为戍守要地。万历间,设官兵驻守于此”。
②即今宁夏中卫县西南米粮川,北流入黄河。《方舆纪要》 卷62宁夏中卫: 裴家川,“ 《五边考》: 其地有腴田万顷,军民岁以寇患,不得田作。隆庆五年,督臣王子浩请于宁夏扯木峡旧堡河口,至五方寺塔儿湾,白草川墩,增筑边墙,墩台、大小堡砦,驻将领于此,以遏寇出入要路,并筑东西大小隘口,自是裴家川为内地,更置军营曰永安营”。
①在今甘肃古浪县东裴家营乡一带。《方舆纪要》 卷63庄浪卫: 裴家川 “在卫东。东北流,绵亘于靖远卫及宁夏中卫之境,为戍守要地。万历间,设官兵驻守于此”。
②即今宁夏中卫县西南米粮川,北流入黄河。《方舆纪要》 卷62宁夏中卫: 裴家川,“ 《五边考》: 其地有腴田万顷,军民岁以寇患,不得田作。隆庆五年,督臣王子浩请于宁夏扯木峡旧堡河口,至五方寺塔儿湾,白草川墩,增筑边墙,墩台、大小堡砦,驻将领于此,以遏寇出入要路,并筑东西大小隘口,自是裴家川为内地,更置军营曰永安营”。
即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西南大堡镇。《方舆纪要》 卷72峨眉县 “土地关” 条下: “永宁墩八里乃至栖鸡坪,今筑平彝堡处,城池、候馆咸备。”
①南齐隆昌元年(494)析平乐郡安宁县置,属宁州。治所即今云南安宁市。辖境约当今云南安宁市和易门县地。南朝梁末废。②南朝梁大同中置,属东巴州。治所在今四川南江县北。西魏属集州。隋开皇三年(583)废。
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宁阳县东北堽城镇。《春秋》: 哀公八年 (前487),“齐人取讙及阐”。杜注: “阐在东平刚县北。” 《汉书·地理志》 泰山郡刚县下注: “故阐。莽曰柔。应劭曰: 《春秋》 ‘秋取
即今广东和平县西北浰源镇。明于此置浰头巡司。
即今安徽定远县南四十四里张桥镇。清《乾隆内府舆图》:定远县南有张桥驿。
春秋时齐地。在今山东邹平县南夫村。《左传》:昭公十年(前532), 陈桓子召子周“与之夫于”。杜注:“济南於陵县西北有于亭。”古邑名。春秋齐邑。在今山东省邹平县东南。《左传》昭公十年(前532年):“
一作哈弼察克。在今蒙古国科布多东南。清为新和硕部游牧地。
一名东梁山。在今安徽当塗县西南长江滨。与和县南西梁山隔江对峙。为江津天险。《元和志》 卷28当涂县: 博望山 “在县西三十五里,与和州对岸。江西岸曰梁山,在历阳县南七十里。两山相望如门,俗谓之天门山。
1913年改新安县置,属直隶保定道。治所在今河北安新县西南安州镇。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9年迁今治新安镇。在河北省中部。属保定市。面积738平方千米。人口40.4万。辖9镇、3乡。县人民政府驻安
清光绪年间置,即今新疆托克逊县南桑树园子。宣统 《新疆图志》 卷80吐鲁番县: “自托克逊驿偏南九十里苏巴什驿,八十里阿哈克拉克驿,六十里桑园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