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虹溪镇

虹溪镇

即今云南弥勒县西南六十三里虹溪镇。旧名十八寨,清光绪十七年 (1891) 改今名。


在云南省弥勒县中南部。面积166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虹溪,人口9990。原名十八寨,明嘉靖初设守御千户所。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因镇区北有一溪水蜿蜒南流如虹,故名。1932年为弥勒县第二区。1941年置虹溪镇。1949年为弥勒县第二区。1955年改称虹溪区。1958年设虹溪公社。1959年分为虹溪公社和五山公社。1962年两公社合并为虹溪区。1970年为虹溪公社。1974年分为虹溪公社和五山公社。1984年改虹溪区,1987年置虹溪镇。产稻、玉米、小麦、烤烟、花生、蔬菜等。盛产烤烟,为省优质烤烟基地。有农机修造、烟丝加工、建筑、砖瓦、食品加工等企业。大小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文笔塔、魁星阁、石牌坊、白龙洞等。


猜你喜欢

  • 文竹山

    即扶阳山。在今湖南新宁县东十五里。《舆地纪胜》卷59宝庆府:文竹山,“按《湘川记》云,竹山上有石床,高一丈四尺。四面绿竹扶疎,常随风委拂。此床天旱则祷雨时应”。

  • 朱珊泊

    在今安徽萧县西十五里。《方舆纪要》卷29萧县:朱珊泊“在县西十里。即朱珊渡也”。

  • 交门市

    汉长安九市之一。《长安志》曰:交门市“在渭桥之北”。

  • 他郎厅

    清雍正十年(1732)置,属元江府。治所即今云南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他郎”系傣语“哈南”的音译,意即岔河或金岩子。乾隆三十五年(1770)改属普洱府。1913年废为县。清雍正十年(1732年)置,治今

  • 济川墟

    在今山东高青县高城西北五里。《晋书·裴秀传》: 三国魏咸熙初,“秀封济川侯,地方六十里,邑千四百户,以高苑县济川墟为侯国”。

  • 牵水

    即今江西西部之袁河,为赣江支流。《水经·赣水注》: “牵水西出宜春县,牵水又东径吴平县,牵水又东径新淦县,而注于豫章水,湖汉及赣并称也。” 《清一统志·袁州府》: 袁江“古名南水,亦曰牵水,又曰渝水”

  • 大漠

    亦称大碛、流沙。在今蒙古国南部,以及中国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巴彦淖尔盟和锡林郭勒盟北部地区的戈壁大沙漠。《后汉书·窦宪传》引班固《燕然山铭》曰:“遂凌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汉书·霍去病传》

  • 新店渡

    一名新店铺。即今河南新野县南新甸铺镇。《清一统志·南阳府三》: 新店渡 “在新野县南三十里白河经流处也。路通湖北襄阳县”。尹耕云《豫军纪略》 卷1: 清同治三年 (1864) 三月,太平军 “已由新野

  • 严田

    在今江西婺源县西北。明置巡司于此。

  • 来峰州

    亦作束锋州。来为束之讹。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北岚安乡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