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虞山

虞山

①一名吴山。中条山支脉。在今山西运城市东南,跨夏县、平陆界。《水经·河水注》: 沙涧水“北出虞山,东南径傅岩”。

②又名海隅山、海禺山、海虞山、海巫山、乌目山。在今江苏常熟市 (虞山镇) 西北。《越绝书》卷2: “虞山者,巫咸所出也。” 明王鏊 《姑苏志》卷10谓虞山以 “虞仲葬此得名”。《方舆纪要》卷24引 《名山记》: 虞山 “山长十八里,周四十里,高百六十丈,为县主山。登其巅,江外诸山隐隐可见”。

③在今浙江余姚市西。《寰宇记》 卷96余姚县: 虞山 “在县西三十里。《太康志》: 舜避丹朱于此”。

④又名鱼山。在今安徽砀山县东南。《方舆纪要》卷29砀山县: 虞山 “在县东南五十里。南去芒砀山十余里。金时尝迁县治于山之南麓”。

⑤一名舜山。即今广西桂林市东北五里虞山。唐莫休符 《桂林风土记》: “舜祠在虞山下。” 明崇祯十年(1637) 徐霞客游虞山及韶音洞,记景胜甚详。


(1)古称乌目山,又称海虞山、海隅山。在江苏省常熟市西北部,东端伸入市区内。《越绝书》:“虞山者,巫咸所出也。虞故神出奇怪。”一说,因西周仲雍(虞仲)葬此得名。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9千米,主峰锦峰,海拔261米。主要由泥盆纪砂岩构成。山南以石景取胜,有剑门奇石、宝岩、石梅等;山北以山涧著名,有秦坡飞瀑、桃源等。还有仲雍墓、言子墓、黄公望墓、读书台等古迹。山上苍松翠竹,风景秀丽,为江南名山。辟有国家森林公园。(2)又称舜山。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北极路东。为一孤山。山下有唐代建的虞帝庙和舜祠,祠左有宋代建的南熏亭,抗日战争时期均被毁。山右山后两支溪流汇于芦湾,园圃葱绿,环境优美。相传舜帝南巡,曾游此山,因舜系有虞氏,史称虞舜,故后人称此山为虞山,并建庙塑像纪念。山壁间有唐至清石刻60多方,如唐韩云卿撰文、韩秀实书、李阳冰篆额的《舜庙碑》和宋代朱熹作的《虞帝庙碑》等石刻。山西麓有韶音洞,洞前清风林木,后有淙淙潭水,交响成韵,似演奏舜帝所作韶乐。洞内有宋人书刻“韶音洞”三大字。


猜你喜欢

  • 回引站

    元驿站。在今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西南辉河旁。元《析津志》“天下站名”吉答(今黑龙江省龙江附近)正西第十一站。

  • 马尔康

    即今四川马尔康县。民国谢培筠《川西边事辑览》地图有马耳康。1953年于此设马尔康办事处。1956年改为马尔康县。1958年阿坝藏族自治州首府由刷经寺镇迁此。马尔康为藏语,意为“大苗旺盛”。

  • 若耶溪

    即今浙江绍兴县东南平水江。源出今浙江绍兴县南龙头岗,北至绍兴市汇入浙东运河。《越绝书》 卷11: “赤堇之山,破而出锡; 若耶之溪,涸而出铜。” 唐李白 《采莲曲》: “若耶溪旁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 柏乡镇

    又作柏香镇。金置,属河内县。即今河南沁阳市西三十里柏香镇。在河北省柏乡县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50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柏乡,人口1.6万。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始历为县治。195

  • 金泽镇

    即今上海市青浦县西南金泽镇。元时设淀山巡司于此。明初移于镇西之安庄。在上海市青浦区西南部。面积25.3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府驻金泽,人口 4000。古名白苧里,后以《江南通志》有“穑人获泽

  • 张家湾

    ①即今北京市通县南十五里张家湾镇。《明一统志》卷1顺天府:张家湾“在通州城南,即白河下流。相传元时有万户张姓者居此,因名”。为南北水陆交会之地。明于此设巡司。清置漕运通判,并有都司驻防。1949年曾为

  • 安坪镇

    在今四川奉节县西南六十里长江南岸安坪乡。清光绪《续修奉节县志》卷4:“县南:安平驿距城六十里。”在湖南省辰溪县西南部。面积47.8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安坪,人口 2650。因明末王氏从

  • 云阳谷

    在今山西右玉县东三十里云阳堡村附近。《北齐书·神武帝纪》:“山胡刘蠡升自称天子,年号神嘉,居云阳谷。”在今山西省右玉县东北云阳堡。《北史·稽胡传》:“北魏孝昌中,有刘蠡升者,居云阳谷,自称天子”,即此

  • 南川堡

    北宋熙宁六年 (1073) 置,属熙州。在今甘肃临洮县南三十里。金属康乐县。元废。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置,在今甘肃省临洮县南。属狄道县。

  • 袁世凯墓

    俗称袁林。在今河南安阳市北六里洹河北岸。袁世凯 (1859—1916) 字慰亭,号容庵。河南项城人。北洋军阀首领,曾任清政府内阁总理大臣,后窃取中华民国大总统职位。1915年12月宣布复辟帝制,改次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