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虔州

虔州

隋开皇九年 (589) 以南康郡改置,治所在赣县 (今江西赣州市西南)。《元和志》 卷28: “取虔化水为名。” 大业三年 (607) 改为南康郡。唐武德五年 (622) 复为虔州,贞观中州治徙今赣州市。天宝元年 (742) 改为南康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虔州。唐辖境相当今江西赣县以南的赣江流域。南宋绍兴二十三年 (1153) 改名赣州。


隋开皇九年(589年)置,因虔化水得名(《元和郡县志》)。治赣县(今江西赣州市)。大业初改为南康郡。唐初复为虔州。辖境相当今江西省赣州、石城、宁都、兴国、上犹、崇义等市县以南地区。北宋初分西部置南安军,辖境缩小。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改名赣州。


猜你喜欢

  • 鄣日山

    又名奕山。在今山东诸城市东南三十里。《水经·潍水注》: 密水 “西源出奕山,亦曰鄣日山,山势高峻,隔绝阳曦。晏谟曰,山状鄣日,是有此名”。

  • 崇义县

    ①南朝宋侨置,属南梁郡。治所在今安徽寿县东南。《寰宇记》 卷129寿州寿阳县,“废崇义县在县东南三里。《宋略》 云: 太初元年迁金镛人于寿阳,号为崇义县”。北魏为梁郡治所。隋废。②隋开皇中置,为衡州治

  • 多摩梨帝国

    在今印度西孟加拉邦米德纳普尔之塔姆卢克附近。东晋法显《佛国记》:蟾波大国“从此东行近五十由延,到多摩梨帝国,即是海口。其国有二十四僧伽蓝,尽有僧住,佛法亦兴,法显住此二年,写经及画像”。东晋义熙五年(

  • 叫口

    在今浙江临安县西交口。元至正十二年(1352),董抟霄大败徐寿辉将项普略于叫口,遂复于潜县。即此。在今浙江省临安市西。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董抟霄大败徐寿辉将项普略于叫口,遂复於潜县,即此。

  • 万松亭

    在今湖北麻城市西。北宋苏轼作《万松亭诗叙》曰:“麻城县令张毅植万松于道周以庇行者,且以名其亭。”在今湖北省麻城市西。北宋时县令张毅植万松于道旁,以利行人,且名其亭。苏轼有《万松亭》诗。

  • 安定郡

    ①西汉元鼎三年(前114)置,治所在高平县(今宁夏固原县)。辖境相当今甘肃景泰、靖远、会宁、平凉、泾川、镇原及宁夏中宁、中卫、同心、固原、彭阳等县地。东汉属凉州,移治临泾县(今甘肃镇原县东南)。东晋又

  • 五湖山

    即今安徽来安县东北长山。《舆地纪胜》卷42滁州:五湖山“在全椒县(按, 当为来安县)东北十八里。下有五湖,因名。在县境最为险要,控扼南北”。

  • 平陆

    战国时齐邑。在今山东汶上县北。《孟子·告子下》:“储子得之平陆。”《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康公十五年(前390),“鲁败齐平陆”。均此。古邑名。战国齐邑。在今山东省汶上县西北。《左传》康公十五年(前

  • 黑河

    ①在今河北赤城县东。有里遂、外遂二河。清光绪 《畿辅通志》 卷65: “里遂黑河在上都牧厂东南界,土人呼额伯里遂黑河。在独石口东南五十里。源出兴安山东南,流至龙潭会白河。外遂黑河在牧厂东南界,独石口东

  • 断道

    春秋晋地。即断梁城。故址在今山西沁县东南四十里虒亭岭村。《春秋》: 宣公十七年 (前592),“公会晋侯、卫侯、曹伯、邾子,同盟于断道”。或以为断道当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古邑名。即“卷楚”。春秋晋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