虑虒县
西汉置,属太原郡。治所在今山西五台县东北二里古城。《元和志》 卷14: “因虑虒水为名。”三国魏属新兴郡。西晋废。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西省五台县东北古城,属太原郡。三国魏改属新兴郡。西晋省。
西汉置,属太原郡。治所在今山西五台县东北二里古城。《元和志》 卷14: “因虑虒水为名。”三国魏属新兴郡。西晋废。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西省五台县东北古城,属太原郡。三国魏改属新兴郡。西晋省。
又名释迦如来舍利塔。辽重熙十八年(1049)四月建,在庆州城内。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索博日嘎苏木白塔子古城。位在古庆州内城中西北,为七层空心楼阁式砖塔,高64米,以通体涂白色,故名。内有铭文。1988年
在今福建福清市南江阴镇。明洪武二十年(1387)移南日巡司于此,改名江口巡司。
即今福建泉州市西紫帽山。《舆地纪胜》卷130泉州 《景物下》: 紫帽山 “郡之前案也。常有紫云覆其顶上”,故名。在福建省晋江市区西北15千米的紫帽镇。海拔518米。常有紫云覆盖,又因山形似古代官帽,故
明置,属侯官县。即今福建福州市东鼓岭。昔为戍守要地。
亦名宁阳铁路。从广东新宁 (今台山市) 东南的斗山墟起,北至县北公益埠,折东经新会,至江门北街。全长 107公里。清光绪三十二年 (1906) 动工修建,1913年建成。1939年后被拆除。
在今陕西华阴市南华山。两壁削立,依山为城,昔人避乱时以一巨石塞口,为石门,又名第一关。清光绪《华岳志》卷1引范守已记曰:“自山荪亭而上,履石缘溪,蜿蜒凸凹行者五里, 曰五里关。一夫守之,众莫能用矣。”
①即今四川泸定县。清雍正六年 (1728)于此置巡司。《清史稿· 胡中和传》: 同治二年(1863),太平军石达开从米粮坝渡金沙江,“中和督军扼化林坪、泸定桥”。即此。宣统三年 (1911) 改为泸定
亦作龙安镇。又名靖安镇。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宋《景定建康志》卷16:龙湾市“在上元县金陵乡,去城一十五里”。《明史·太祖纪》:元至正十二年(1352),陈友谅“至龙湾”,太祖“乘雨夹击,大破之。友谅乘
即含口。 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南。 《宋史·司马池传》: “时议者以蒲坂、窦津、大阳路官运盐回远闻, 乃开㟏口道, 自闻喜逾山而抵垣曲, 咸以为便。”
即汾。在今河南襄城县东北三十里颍水南岸汾陈村。《水经·颍水注》:“颍水又东南径柏祠曲东,历罡丘城南,故汾丘城也。”《续汉书·郡国志》:颍川郡襄城县“有汾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