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蒲类国

蒲类国

汉西域国名,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巴里坤湖附近。三国时作蒲陆,属魏西域戊己校尉。晋至隋唐先后为鲜卑、柔然、突厥属地。


西域古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巴里坤湖(汉名蒲类海)附近。曾为匈奴右部地,后属姑师。西汉神爵二年(前60年)汉军破姑师,分置车师前后国、蒲类前后国等共八国。东汉时惟蒲类国尚存。人口二千余。营畜牧,兼务农,能作弓矢,出好马。同时有移支国人入居蒲类,勇猛善战,专业游牧。东汉末至隋,蒲类曾先后为鲜卑、突厥属地。


猜你喜欢

  • 马门江

    即今广西博白县西南之南流江。《资治通鉴》:唐咸通四年(863),南诏陷交趾,蔡袭“幕僚樊绰携其印渡浮江”。胡三省注:“自白州博白县西南百里下北戍滩,出马门江,渡海,抵安南界。樊绰携印渡处,即此江。”

  • 龙泉砦

    在今陕西米脂县西北龙镇附近。《宋史·地理志》绥德军:龙泉砦“宣和二年改名通泉,寻复故”。元废。

  • 黄河寨

    在今山东龙口市东北海口。《清一统志·登州府》: 黄河寨 “在黄县东北二十里海口。宋筑寨。明崇祯十年建石城”。

  • 唐山镇

    即今河北唐山市。原名广东村,因开滦煤矿的开发和铁路的修筑,清末改为唐山镇。1938年改为唐山市。(1)在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西部、唐山东麓。面积35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唐山,人口310

  • 围头屯

    在今湖北襄樊市(樊城)北。《三国志·魏书·徐晃传》:刘备军“围头有屯,又别屯四冢。晃扬声当攻围头屯,而密攻四冢”。

  • 安西厅

    ①清雍正二年(1724)置,属甘肃省。治所在布隆吉城(今甘肃安西县东布隆吉乡),六年徙治渊泉镇(今安西县)。辖境相当今甘肃玉门市以西之地。乾隆二十四年(1759)升为安西府。②清雍正九年(1731)置

  • 禹王台 (臺)

    ①在今山东郯城县东北十里。《清一统志·沂州府一》: 禹王台,“ 《县志》: 世传神禹治水时,凿马陵山,引沭水归海,筑台于此,以镇水势”。明正德间,台渐圮,嗣后沭水泛涨而西,县城屡被冲决。清康熙间,始筑

  • 通贤场

    又名国清寺场。即今四川安岳县北四十里通贤镇。清道光 《安岳县志》 卷7: “有场曰通贤,盖以溪名之也。”

  •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部旧址

    在今江西宁冈县城(砻市)龙江河畔后街。原是一家中药铺,分前后两进,前面是卖药柜台,后进为木质结构的两层楼房。井冈山会师后,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部设此。党代表毛泽东、军长朱德、政治部主任陈毅、参谋长王尔

  • 峨娘溪

    在今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05昌化县: “峨娘溪在县东。出九峰山下,西南流,注于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