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蒙山县

蒙山县

①西魏废帝二年 (553) 置,属蒙山郡。治所即今四川名山县。以蒙山为名。隋开皇十三年(593) 改为名山县。

②隋开皇十三年 (593) 改始阳县置,属邛州。治所在今四川雅安市西。仁寿四年 (604) 为雅州治。大业三年 (607) 改为严道县。

③1914年改永安县置,属广西桂林道。治所即今广西蒙山县。取蒙山为名。1928年直属广西省。

④1946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费县北部地析置,治西荆埠 (今山东平邑县东南西荆埠)。因蒙山为名。1952年撤销,并入平邑、费县二县。


(1)古县名。(1)西魏置,治今四川省名山县。属蒙山郡。隋开皇十三年(593年)改名山县。(2)隋开皇十三年改始阳县置,治今四川省雅安市。为雅州治。大业三年(607年)改为严道县。(2)旧县名。山东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设。1942年由费北、费东二县合置,治今平邑县西荆布。1952年撤销,划归费县、平邑二县。(3)今县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大瑶山东麓。属梧州市。面积1274平方千米。人口19.6万,10.7%瑶族。辖6镇、3乡。县人民政府驻蒙山镇。《旧唐书·地理志》:蒙州“取州东蒙见山为名”。因治附近有蒙山,山下有蒙水,居民姓蒙,故名。隋开皇十年(590年)分荔浦县置隋化县,属始安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改隋化县为立山县,又于县置南恭州。贞观八年(634年)改蒙州。天宝元年(742年)改蒙州为蒙山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蒙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废蒙州,以立山县属昭州。元属平乐府。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废立山县入荔浦县。成化十三年(1477年)置永安州,治今址。清因之。1912年改永安州为永安县。1913年属漓江道。1914年改永安县为蒙山县。属桂林道。1949年属平乐专区,1958年属梧州专区,1971年属梧州地区,1997年属梧州市。地形以低山为主,周围群山环抱,西部为大瑶山,中、北部腹地为蒙山盆地。有湄江及其支流流经境内。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玉米、甘薯、甘蔗、大豆、木薯、蚕茧为主。矿产有金、银、铜、铝、锌、铁、重晶石等。工业有制糖、染织、松脂、制药、缫丝、造纸、水泥、食品等。321国道经此,并有公路通昭平、金秀等。名胜古迹有太平天囯建号封王遗址、汉晋古墓群及鳌山宝塔、龙潭瀑布和茶山湖游览地。


猜你喜欢

  • 三台场

    在今四川三台县。产井盐。民国设场长,理盐务。

  • 风洞山

    在今贵州贵阳市东南。《方舆纪要》卷121金筑安抚司:风洞山“在(白纳长官)司西。山腹有洞,风贯其中,有声如雷”。即“叠彩山”。

  • 竹箭隘

    在今福建永定县南。《方舆纪要》卷98永定县:“竹箭隘在县南,路出广东大埔县。”

  • 大堡戍

    在今山西繁峙县东北代堡。《元和志》卷14代州繁峙县:“隋开皇十八年重置于今县东六十里大堡戍。”即此。

  • 蛇洋洲

    今广西北海市南大海中之斜阳岛。与涠洲斜对,周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104遂溪县 “螺冈山” 条下: “蛇洋洲亦名小蓬莱,特起海中,如蛇形。周四十里,与涠洲山相对。”

  • 梅头堡

    明筑,在今浙江瑞安市东北二十四里海安乡。《方舆纪要》 卷94瑞安县: 梅头堡 “在海安所之后冈。嘉靖三十八年筑,以御倭”。

  • 艮岳

    北宋宣和四年(1122)改万寿山为艮岳,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北隅。《宋史·地理志》 东京:“宣和四年,徽宗自为艮岳记,以为山在国之艮,故名艮岳。蔡絛谓初名凤凰山,后神降,其诗有‘艮岳排空霄,’因改名艮岳。

  • 大口河海口

    在今河北海兴县东北海滨。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盐山县图:东北有大口河海口。

  • 石碧潭镇

    北宋置,属仙游县。在今福建仙游县西南三十五里潭边。明设潭边市巡司于此。

  • 泥城镇

    即今上海市南汇县东南三十四里泥城镇。清时有县丞驻此。在上海市南汇区东南部。面积29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泥城,人口 1510。 相传清道光、咸丰年间,贫民来此筑土堤垦殖,泥堤状如城,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