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蒙山

蒙山

①在今山西平定县东北。《隋书·地理志》:太原郡石艾县有 “蒙山”。《方舆纪要》 卷40平定州: 蒙山 “在州东北十五里,孤峰耸秀,高出众山”。

②一名西山。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北。《晋书·刘聪载记》: 永嘉六年 (312),“ (刘) 曜入晋阳,夜与刘粲等掠百姓,逾蒙山遁归”。即此。

③在今江西上高县南,接新余市界。最高峰白云峰海拔960米。《舆地纪胜》 卷27瑞州: 蒙山“在上高县南三十五里,周回一百四十里。峭壁横险,厥材千寻,常有云霭蒙蔽,故以为名”。《清一统志·瑞州府》: 蒙山 “有多宝、鸡笼等峰。宋庆元间尝产银铅,故峰名多宝,并置蒙山务于下,后废”。

④又名东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县西南,接平邑县界。《尚书·禹贡》: “蒙、羽其艺。” 《诗经·鲁颂·閟宫》: “奄有龟、蒙。” 即此。《清一统志·沂州府一》 引明公鼐 《蒙山辨》: “蒙山高峰数处,俗以在西者为龟蒙,中央者为云蒙,在东者为东蒙,其实一山,未尝中断。龟山自在新泰县境,其北有沃壤,所谓龟阴之田是也。《旧志》: 蒙山绵亘百二十里,有七十二峰三十六洞,古刹七十余所,龟蒙顶为最胜。”

⑤在今湖北荆门市西一里郊象山。《明一统志》卷62荆州府: 蒙山 “在荆门州治西。两峦对起如峨眉。旧名泉子山。山麓有二泉,即蒙、惠泉。上有澄源阁,信美、浴沂、浮香、潜玉、嗽玉五亭,皆游憩之所”。《清一统志·荆门州》 引 《州志》: “山半有陆九渊讲经台。”

⑥在今广西蒙山县西南五里。《旧唐书·地理志》 蒙州: “取州东蒙山为名。” 并说,“州东蒙山,山下有蒙水,居人多姓蒙故也”。因县治迁徙,故山在今县西南。

⑦即今四川名山县西与雅安市交界之蒙山。《尚书·禹贡》: “蔡蒙旅平。” 《续汉书·郡国志》: 汉嘉县有蒙山。《水经·青衣水》: “青衣水出青衣县西蒙山。” 郦道元注: “ (青衣) 县有蒙山,青衣水所发,东经其县。” 《寰宇记》 卷77名山县: 蒙山,“ 《九州记》 云: 蒙山者沐也,言雨露蒙沐,因以为名。山顶受全阳气,其茶香芳。按 《茶谱》 云: 山有五岭,岭有茶园,中顶曰上清峰,所谓蒙顶茶也,为天下所称”。

⑧即石岩山。在今云南建水县东十五里。《清一统志 · 临安府》: 石岩山 “或谓之蒙山。山麓有洞,异龙湖、泸江诸水流入其中,流出入阿迷州界”。


(1)古山名。(1)又称西山。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北。《资治通鉴》:西晋永嘉六年(312年),汉刘曜“掠晋阳之民,逾蒙山而归”,即此。(2)在今江西省上高县南。地产银、铅,南宋庆元时置蒙山务于此。(2)今山名。(1)在山东省中部,跨平邑、费县、蒙阴、沂南等县。因在春秋时鲁国东部,古代称东蒙、东山。断块山。西北—东南走向。山体主要由片麻岩及花岗岩构成。主峰龟蒙顶,海拔1156米。东蒙河、祊河分水岭。主要树种有松、槐、楸、柏及果树,产药材。胜迹有万寿宫、迎仙桥、明广寺、玉皇庙等。传孔子曾登临,有“登山而小鲁”感慨。抗日战争时期为沂蒙山区革命根据地中心。建有国家森林公园。(2)古称名山。在四川省名山县城西与雅安市交界处。《太平寰宇记》:“蒙山者沐也,言雨露常蒙,因以为名。”邛崃山南段余脉。有五峰,主峰上清峰,海拔1440米。北陡南缓。终年烟雨濛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土壤含酸性,适宜种茶。所产蒙顶茶为中国名茶,唐至清列为贡品。唐、宋时为佛教名山。多古迹。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在此建苏维埃政权,留有战壕遗址和石刻标语。


猜你喜欢

  • 北京市

    简称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历史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中国北部偏东、华北平原西北边缘。面积1.68万平方千米(市辖区1.26万平方千米)。人口 1154 万(市辖

  • 云南州

    ①唐武德七年(624)置,治所在勃弄县(今云南弥渡县境)。后废。②元至元十一年(1274)置,属大理路。治所在今云南祥云县东南三十四里旧站。元郭松年《大理行记》:“张乐进求时,州北龙兴和山忽五色云起,

  • 耸关

    明置, 属龙里卫。 在今贵州龙里县东龙丛街。《清一统志·贵阳府》: 陇耸关 “在龙里县东二十里。 陇耸一作哝耸, 又作嵸。 《黔记》: 自东门外东关哨二十五里至嵸哨,

  • 博畔镇

    唐置,属潘水县。在今广东吴川市东南大山江镇之博茂。古镇名。在今广东省吴川市南。唐属潘水县。

  • 唐模镇

    即今安徽黄山市徽州区北潜口乡东塘模。清道光 《徽州府志》 卷2: 歙县二十一都有塘模村。民国 《歙县志》 图: 西北较大村镇有唐模。

  • 董冈

    在今河北临城县北。《方舆纪要》 卷14临城县 “龙尾冈” 条下载: “县城北有董冈。《志》 云: 冈东接尧峰,西临泜水,环抱奇胜。尧峰在县东南二里,峰峦颇秀美。”

  • 蜀坡县

    东魏武定六年 (548) 置,属南谯郡。治所在今安徽蒙城县境。后废。

  • 屈原墓

    在今湖南汨罗市北十里楚塘乡汨罗山 (又名烈女岭)。《元和志》 卷27湘阴县: “屈原冢,在县北七十一里。” 《明一统志》 卷63长沙府: 屈原墓 “在汨罗江,与屈原庙相对。碑额题曰三闾墓”。今汨罗山有

  • 兰池陂

    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元和志》卷1咸阳县:兰池陂“即秦之兰池也。在县东二十五里”。

  • 泉湖市

    即今湖南衡南县 (驻衡阳市) 西南八十四里泉湖镇。清属清泉县。光绪 《湖南通志》 卷1清泉县图: 衡州府西南有泉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