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谷水
即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南沙棠 (塘)川河。《水经· 河水注》: “湟水又东,右 (当为左) 合葱谷水 水有四源,各出一溪,乱流注于湟。”
即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南沙棠 (塘)川河。《水经· 河水注》: “湟水又东,右 (当为左) 合葱谷水 水有四源,各出一溪,乱流注于湟。”
在今湖南临湘市北。《方舆纪要》卷77岳州府临湘县: 黄荆港在 “县 (治今岳阳市东北陆城镇) 南五十五里。源出县南百里之浆山,北流经县东聂家市,会清江口入大江”。集镇名。在安徽省东至县南部、龙泉河东岸
在今江西遂川县西。《方舆纪要》 卷87吉安府龙泉县: 鹅鸭洲在 “县西十里。县有南沃陂、塔岭泷二水,洲当二水合流之中央,下流合遂水而入赣江”。
即今四川达县西南河市镇。民国 《达县志》 卷1: 河市坝 “距城三十里”。
西汉置,属胶东国。治所在今山东莱阳市南七里。东汉属北海国。西晋属长广郡。北齐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莱阳市南。属胶东国。北齐省。
唐天祐二年 (905) 改翼城县置,为汾州治。治所在今山西翼城县。北宋复为翼城县。古县名。唐天祐二年(905年)改翼城县置,治今山西省翼城县,属绛州。北宋复改为翼城县。
唐武德七年 (624) 置,治所在望水县(今云南晋宁县南二十六里大古城)。辖境约当今云南晋宁县西部及易门县地。贞观十一年 (637) 改钩州。
南宋置,属黎州。在今四川石棉县西北。《宋史·蛮夷传》:淳熙二年(1175),吐蕃青羌首领“奴儿结率众二千寇安静砦。(范)成大调风山卒千人赴之,度其三日必遁,戒勿追。已而果然”。静,又作靖。在今四川省汉
1933年11月由中华共和国 (福建人民政府) 置,省会在晋江县 (今福建泉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莆田、仙游、德化、大田、安溪、同安、厦门等县市以南、以东地。同年12月改为兴泉省。
东汉改梁父县置,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新泰市西羊祜城。西晋复为梁父县。东汉时改梁父县置,治今山东省新泰市西。属泰山郡。西晋时复改梁父县。
1916年以龙英、全茗、茗盈三土州置,属广西镇南道。治所在今广西天等县西南龙茗镇。1928年直属广西省。1952年并入镇都县。旧县名。1916年由养利县承审之茗盈、全茗、龙英三土司辖地合置,取龙英之“